第126章 意外,一口答應

至於黃敘的病,劉封早已經有所打算了。

先前認為是哮喘,劉封未必有把握治得好,因為就算是在現代,哮喘也是疑難雜症。但是肺病,劉封的把握卻是有九成。當然,劉封自己是不懂醫術的,也不會治病。

但是這個時代中還有一個醫科聖手啊。可能一般人身處在漢末,第一個想到的神醫就是華佗。但是劉封想到的卻是不是華佗,華佗雖然厲害,但是一身醫學在於外科,中國的外科手術就是華佗發明的。

而黃敘傷了肺,是內科。所以劉封想到的是另一個人,醫聖張仲景。一身內科醫術,幾乎位於中醫的巔峰。

不過,這個時候張仲景還沒有寫出傳世巨作傷寒雜病論,所以不太有名。一般人不知道。這可能也是黃忠沒有帶著兒子去找張仲景看病的原因。

劉封本來也不知道張仲景在何處,只大略的知道應該在荊州。畢竟劉封關注三國是因為武將,謀臣,以及那令人炫目的戰爭,計謀。對於醫術不是太過在意。

但是恰巧,有一日甘氏的身子有些乏力,劉封派人注意過張仲景的行蹤。知道張仲景隱居在襄陽一帶,靠著救治鄉裏百姓為生。

找到他,不難。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巧舌如簧,讓黃忠棄了中郎將的職位,隨他上船。

正思量間,門外響起了一陣腳步聲。劉封立刻收起了心思,擡頭看去。只見黃忠正疾步而來,身後還跟著一個婦人。

這婦人年歲子四十歲左右,相貌平平,但是體態健壯。此刻眼眶微紅,似剛哭過。

“怠慢小兄弟了。”進大堂後,黃忠一臉愧疚的對著劉封行禮道。

“無礙的。”劉封擺了擺手笑道。隨即,看了一眼黃忠身後的婦人,行禮道:“這位想必就是黃夫人了。”

“正是內子。”黃忠回頭看了眼跟在自己身後的妻子,道。

“我家敘兒給叔叔添麻煩了。”黃夫人上前一步,對著劉封福了福道,因為黃忠稱劉封為小兄弟,她也跟著稱呼劉封為叔叔。

“夫人言重了,可恨的是那毒婦,而不是令郎。”劉封伸手虛扶,道。

擡頭見黃夫人雖然眼眶微紅,似為兒子的傷勢哭過。但是眼中卻一點也沒有遷怒劉封的意思,反而滿臉的歉然。

雖然寵愛兒子,但也是深明大義的女子。劉封心裏暗自點頭。

三人客套了幾句,互相坐好。劉封剛坐下,就舉拳對著黃忠道:“我觀令郎摸樣,那肺病若是再不救治,恐怕就危險了。”

“叔叔有所不知,我那孩兒的病乃是傷了根本。遍請名醫都說是難以救治,說他難以活過二十歲啊。”說話的不是黃忠,而是黃夫人。說起傷心事,黃夫人不由又流下了淚來。

“前後救治了五年,反而每況日下。本來好好的人,成了現在這副骨瘦如柴的摸樣。”黃忠在旁嘆了一口氣道。

說的很感傷,可憐黃忠年過半百,膝下只有這麽一個兒子。卻被人說是活不過二十歲。可嘆。

劉封心中一動,黃忠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是一直埋沒。直到加入蜀漢才發光發熱,或許是因為時運與蜀漢息息相關。但可能也是因為膝下獨子,操碎了心的緣故。

而黃忠加入蜀漢後,他的兒子就沒有再記載了。可能已經過世。所以黃忠年邁的身子,卻猶如壯年將軍一般。勇冠三軍。滿腔的熱血都灑在了戰場上,求青史留名。

如此猜測,若是黃忠有後,是不是會更加勇猛一些?

心中震動,但劉封面上卻不動聲色,他詢問道:“不知將軍所說的名醫,指的是?”

“荊州有名,我又能請到的醫者,都請來看過了。”黃忠反應卻很快,聽出了劉封的弦外之音,雙目不禁大亮,道。

換而言之,他請到的醫者,是荊州的醫者,又是他能請得動的。

“叔叔是不是說,還有其他名醫能夠醫治我孩兒的病?”黃夫人的反應只比黃忠慢了一步,即期待,又怕失望,顫抖的看著劉封道。

真是愛子心切的一對夫婦。劉封心中感懷了一聲,面上則問道:“不知將軍與夫人聽沒聽說過,張仲景?”

黃忠聞言眉頭一皺,卻是有些熟悉,但又一時想不起來。想了片刻後,才遲疑道:“可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的那個張仲景?”

因為黃敘的原因,黃忠很關心名醫。但是張仲景的名聲確實不行,黃忠根本不知道。還是因為張仲景曾經做過長沙太守黃忠才想起來的。

“對,此人乃是醫中聖手,若是天下有人能治得了令郎的病,定是他無疑了。”劉封笑著點了點頭道。順便的,把張仲景的名氣先吹出來。

“敢問叔叔,這位張仲……張先生現在何處?”黃夫人又是搶先一步問道。因為太過激動,有些失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