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可立周魴之功(第3/3頁)

陸衍大喜,暗道:蠻子就是粗,不明天下大勢。如今祖軍近逼襄國,難道支屈六還會枯守上黨、樂平,不設法前往救援嗎?到時候所謂上黨之戰,不過武裝接收而已,有多大搞頭啊。

郭默擬好了計劃,上奏裴該批準,於是陸衍、王貢即日出征,率一旅之師,前往廬江救援。

……

且說鄧嶽率五千荊州軍自石城北渡,首先擊破了皖縣,進而北指臨湖、襄安,王敦見蘇峻按兵不動,便又發萬軍隨後,他自坐樓船於江上,遙控指揮。

廬江郡與其北面的淮南郡,本屬揚州,裴該執晉政時上奏,請改屬豫州,目的是使江南政權不能在江北占據這一重要的橋頭陣地。新任豫州刺史,正是那位祖約祖士少,聞報急自陳縣率軍來救。

豫州本是祖逖北伐前的根據地,留兵雖然不多,卻多是宿卒、精銳,祖約更調動周邊郡縣戍卒,有七千之眾,乃自巢湖東岸,馳往臨湖和襄安。

晉軍聞報,即以舟船出長江,臨濡須水,控扼東關,使華軍不能得渡。祖約被迫屯兵居巢,一連半個月不能前進一步。他行文要蘇峻自徐州前來增援,蘇子高卻理都不理。

蘇峻遣人入於洛中,暗中打探朝廷的動向,等聽說陸衍率部南下,不禁愕然道:“我有三旅之眾,足禦晉寇,而朝廷別命陸衍……前日所奏,想來都不肯允了!”

匡術規勸道:“都督理當急發兵而西,與祖豫州合兵,期於陸將軍抵達前先破晉寇,則可立周魴之功也!若其不然,搜集戰船,偽作渡江襲建康之勢,則晉寇自退。切不可再觀望,使朝廷疑都督更甚啊!”

晉軍其實是蘇峻主動召來的,這事兒蘇子高只跟韓晃、賈寧等人商量過,但匡術為其重將,追隨多年,軍中根基也厚,隔了那麽長時間,還怎麽可能瞧不出來,猜不到呢?因此才拿三國時代的吳將周魴作比——只要退了晉寇,就可以詭稱說是詐降誘敵之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