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王敦還朝(第3/3頁)

那麽華恒為什麽要駁回祖納之奏呢?其一自然是荀組的授意,其二則來源於長安行台。梁芬、華恒等人曾經先後致書裴該,問他,萬一祖逖不起,則將中軍交付給誰為好啊?大司馬要不要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

裴該思前想後,實在沒啥合適的人才可供選擇,況且祖逖終究還沒死呢,倘若自己向洛陽伸手伸得太過明顯,怕是會導致裴、祖聯盟的分裂啊。於是他只是復書,說誰都成啊,可由在中朝的諸公商議決定,但是——堅決不能用祖約!

因為原本歷史上,祖逖去世後,其軍即屬祖約,然後你看祖士少把一支雄強的祖家軍給糟蹋成了什麽樣子,甚至於他最後還去投了石趙!你們哪怕把王敦召入朝中,授以中軍權柄——王處仲是夠這個資格的——也比祖約強。起碼王敦論起軍事才能來,實在祖約之上啊。

當然啦,一旦王敦還朝,掌握了中軍,會不會進而篡奪朝政,形成強大威脅,裴該對此也是有過考量的。他秘密地跟裴嶷、裴粹、裴詵等親信——甚至還包括了王敦的仇家陶侃——商議了很久,眾人大多認為,那就是一頭惡狼,千萬不能把他給放到中原來!

其中唯獨陶士行為王敦說了幾句好話:“王處仲實能將兵者,祖士少不能望其項背。則就伐羯而言,處仲強於士少;就國家而言,處仲若擅權,其禍更在士少之上。是否召其還朝,唯看大司馬欲先滅羯而後定國,還是先定國而後滅羯了。”

這話其實很耐人尋味,裴該一時竟然無言以答。

至於裴嶷則說:“若必用王處仲,須文約親薦,並遣人預與之定盟,勿落人後也。”

裴該最終的決定是,回書中只提不可使祖約將中軍,至於王敦,純當此人不存在好了。荀祖、華恒會想到他嗎?那是一定的;但他們會樂意把王敦從江上召入洛陽嗎?不見得吧……

一切都等祖逖真的不起了再說吧。倘若到那時候,裴該被迫要如裴嶷所言,主動推薦王敦,並秘密與之定盟,估計錢世儀當場就得懵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