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不答(第3/3頁)

他說我們是可以勒束河內和河東的兵馬,暫時不要去緊逼劉粲,讓他回去跟劉曜相爭,但卻不可以給出明確的答復,否則就等於承認平陽政權與我晉平起平坐,而為敵國啦。並且只要不回復,則將來因應形勢,咱們也方便隨時變更決議。

——因為這兩個“不答”,祖納後來就被人戲稱為“不答尚書”。

祖逖向來尊敬這位兄長,與祖約不同——祖約對這個異母兄長,則是厭多過愛,畏多過敬——他認為論起兵戎爭鋒,自己或有一日之長,若是臨朝執政,統籌諸事,還是祖納的能耐更大一些。因而聽得祖納所言有理,便即起身附和。

至於梁芬、荀崧等人,主要覺得我等才剛排斥了祖約,而使祖納代之,祖士言初到,總不好馬上給他個下馬威吧?多少得賣他一點兒面子,示以尊重,以免把他再趕到祖約一頭兒去——倘若把祖納逼成了祖約第二,那咱們辛苦周折,究竟為的何來啊?

反正只是外交而已,小問題嘛,不贏房子不贏地的,就暫時從了祖納,又打什麽不緊?

因此裝模作樣分辯了幾句,也便後退一步,從了祖納所言。洛陽朝廷就此對於劉粲和李驤的來信,全都置若罔聞,絕不表態,只是厚待來使,送其歸去而已。

隨即王敦和周訪也各有奏上,互相攻訐,群臣全都右周訪而左王敦——具體情況雖然尚未調研,難明曲直,但周士達才剛拿下漢中啊,立下如此大功,就算有點兒小過錯,也可以含糊不計了吧;反倒是王處仲,先不能急救巴東,復不能攻陷蜀地,僅僅跟巴氐見了一仗,雖雲大捷(當然是扯謊了),卻不得寸土,那你又有什麽臉面彈劾周訪呢?

祖逖說應當下詔切責王敦,卻被荀組、梁芬等人所阻,認為王處仲方縱橫江上,保障南方,在朝廷尚且無力南顧的時候,實在不宜過於逼迫。再者說了,既命丹陽王總江南軍事,那處罰王敦也得先跟司馬睿打個招呼吧。

最終決議,重賞周訪,加封尋陽縣侯,拜為征西將軍,允其二子萌蔭,麾下有功將兵,皆有升賞。至於王敦,暫且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