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圍魏救趙(第2/3頁)

然而河南派的祖約卻表示反對,說:“朝廷留台長安,西事大司馬自籌,今尚無奏請救,豈能遽發援軍?”隨即冷笑一聲:“大司馬自恃兵強,不待朝廷之救,公等又何必杞人憂天呢?”

他感覺裴該就是把關中當成了自家地盤兒——就好比河南是我祖氏的地盤一般——故而自恃軍強,足以拮抗胡師,必然不希望朝廷插手。倘若易地而處,河南遇警,除非形勢危急,必不能守,否則咱們也不會向關中去討要救兵啊,那不是白白給裴該以施恩於我的機會嗎?將來如何答報,還如何保持雙方的平等地位?

華恒和稀泥道:“劉粲既舉傾國之兵以向關中,則河東、平陽必虛,朝廷何不趁此機會,遣一旅之師,渡河收復故土?此亦圍魏救趙之計也。”說著話就拿眼神去瞟祖逖。

祖逖還沒發話,祖約又搶著說了:“劉粲既敢虛其內而攻其外,豈能毫無防備?今羯奴已陷並州,料必將南逾太行,以臨大河,則我若發兵北渡,而羯奴南來,兜抄兗豫,誠恐洛陽岌岌可危啊。不可輕動!”

這倒也是祖逖所擔心的,他這兩天一直在等東北方向的消息,看看石勒、石虎集團做何打算。倘若石氏毫無動靜,他倒是也想趁這個機會,或西救關中,一舉擊破劉粲主力,或北渡黃河,直搗胡漢腹心。但是消息還沒傳回來,各方面情報還不足以支持他做出重大決策,那就只能先讓兄弟祖約跟前面擋著,幫忙拖延時間啦。

就理論上來說,即便劉粲的軍勢再如何強大,裴該沒道理瞬間兵敗吧?支撐一兩個月應該不成問題,足以等到洛陽方面所有行動。

果然數日後,有消息傳來,說石勒遣桃豹率兵進駐汲郡,似有渡河之意。祖逖先在自宅中召集眾將,商議對策,李矩一針見血地指出:“此虛兵也!”

他說:“羯奴麾下有石虎、蘷安、孔萇等,都可擔當方面,桃豹不過一勇夫耳。若彼果受平陽之詔,欲圖渡河攻我,何以止遣桃豹?不過虛張聲勢,以牽絆我,使不能往救關中罷了。”

祖約卻說:“不然。我方偵得桃豹入汲,焉知無大軍於後繼進啊?兗、豫為我根基,倘若大軍西向,而羯奴卻趁機渡河,直取兗、豫,則局勢便敗壞了。”

李矩、魏該等人都斜眼相覷,心說兗、豫是你家根基,跟我等又有什麽關系了?這幾將長期轉戰於大河南北、司州地區,就沒人把兗、豫兩州太當一回事兒。

魏該便道:“明公與大司馬共秉朝政,為國家股肱,彼方有難,安能不救?若恐羯奴渡河,可止遣末將率部西進……”他的意思,你起碼得做出個救援關中的姿態來,也不至於被人說嘴,說你沒大局觀,坐觀成敗吧?

祖逖沉吟不語。祖約急忙幫兄長說話:“倘若裴公遣使請援,我等自當往救,今止通報劉粲西進之勢,而不索救,卿等又何必越俎代庖呢?”

驍將馮龍道:“末將領會大司馬之意,是欲以自身牽絆劉粲,而使我渡河北上,直取平陽!此時機大好,明公慎勿錯失!”

祖約道:“點檢司州兵馬,不過三五萬眾,且多未練成,實難批亢搗虛,攻賊腹心。而若調兗、豫兵來,又恐被羯奴抄襲我後。若羯奴自兗州西進,威脅洛陽,又如何處?天子是在,若有閃失,卿等誰能辭其咎啊?!”

他把皇帝的安危扛出來壓人,馮龍等人都不敢多話了,一起把目光投向祖逖。祖士稚倒不禁笑了起來,說:“設天子不在洛陽,我乃可無後顧之憂,當親統貔貅,渡河向北,去取劉聰首級!如今牽絆實多……是故裴文約肯使天子還都,我往日但敬其忠,而今日始明其智矣。”

突然間注目李矩,問道:“胡賊河內守將,乃卿故人,可敢往攻否?”

這位“故人”,說的乃是趙固,來回搖擺了好幾次,最終還是附胡,劉粲仍命其駐守河內郡。李矩當年和郭默等人,也曾在河內奮戰多年,跟趙固是常打交道的。

李世回尚未應聲,祖約先問:“阿兄真欲渡河麽?還望謹慎從事。”

祖逖回答道:“冀州方被蝗災,我料羯奴不敢大舉攻我兗、豫,但賢弟所言亦是,彼或南渡以牽絆我,使不得往援關中。然而……”說著話面色微微一沉,手拍幾案,“若止桃豹入汲,兵陳河北,我便不敢動作,要待其先發,是何等的畏怯?彼以我祖士稚為何等人啊?!

“故我欲發兵渡河,進取河內,若得河內,並、冀之南道便即斷絕……”

並州和冀州之間,有千裏太行為阻,太行八陘,道道險要難行,交通和通訊都很不方便。所以一般情況下,兩州之間往來,多取太行以南、黃河以北,也就是通過河內這一條道路,則若切斷河內,就近似於把胡漢政權從中間一分為二了,此乃劉氏父子和石勒叔侄都不願面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