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將將(第3/3頁)

其實更重要的是,打仗不是玩遊戲,軍情丕變之際,不可能給你長考的時間,而即便有時間考量,也未必就能及時調度到位。士兵不是棋子,因為各種因素的制約——包括通訊、士氣等——不可能聽從指令後就能完全一板一眼地執行。所以軍事不僅僅是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沒點兒天賦真的不成。

都說強大的組織力能夠使整支軍隊都如臂使肘,如腕使指,但那只是美好的願望而已,實際運行過程中,再有組織的軍隊,行動都可能有所遲延。

陶侃對此回應道:“侃不揣冒昧,大司馬原從諸營督,唯劉夜堂、甄隨可當方面,余皆尋常人也,則喬泰為胡之宿將,陸衍等尚且稚嫩,自然難及。”

裴該問他:“假以時日,可成才否?”

陶侃想了想,回答說:“若止使領一營,可為良將。”意思是說,那幾位也就到此為止啦,不大可能有更長足的進步,即便通過長期鍛煉,率領個五六千不到一萬人,勉強敷用。

裴該不禁蹙眉,嘆了口氣:“人才難得啊……”隨即問陶侃:“以君看來,我可將兵幾許?”

陶侃答道:“大司馬但將將可也,何必將兵?”

裴該笑問道:“如陶君,可將幾許?”

陶侃拱手答道:“侃不敢言‘多多益善’……”

這是韓信的典故。劉邦曾經問諸將,我能帶多少兵啊?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兵。劉邦就問那你呢?韓信答道:“臣多多益善耳。”我統兵沒上限,給我多少人,我都能給管理好,還能打勝仗。劉邦就笑,說你既然那麽能,為什麽被我所擒呢?韓信答道:“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陶侃說我不敢自比韓信,我也不可能統率太多兵馬,但他不敢說我能帶十萬人,那就等於自比漢高祖了。他對裴該說“大司馬但將將可也”,因為身為一國執政,只要不明著比擬,拿裴該類比劉邦是不會犯忌的。

裴該笑道:“漢高所統十萬,皆農兵也,良莠不齊。我寄望陶君異日可將十萬正軍,為我橫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