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百家姓(第3/3頁)

而且也有不少原本排名就比較低的家族,看出了其中的契機:裴公刊《姓氏志》、《百家姓》,定世庶名次,不僅僅按照往日聲名、家族實力,更重要是看如今的地位。比方說範陽遒縣的祖家,竟然得列第六(擱從前估計五十名都玄),平原高唐的華姓,得列第十(從前也必定在二十開外啊),緣由何在?不正是因為祖逖得為驃騎將軍,華恒做了尚書左仆射嗎?

那麽我家雖然聲名不顯,但若子弟肯努力奮發,榮登高位,說不定將來名次還會上升哪!

階層一旦固化,社會就缺乏活力,一旦給在下位者打開晉升的通道,即便狹窄、兇險如同獨木橋,也一定會有人鼓掌歡呼,踴躍向前的。雖然裴該沒有標明《姓氏志·建興五年版》,但大家夥兒都覺得,既然你今天可以上下其手,那麽將來也必可因應時勢而作一定調整吧。

關東世家也並非都是鐵板一塊,且除了荀、鄭、崔等寥寥數家外,如今有底蘊的泰半衰敗,能夠順利擠進河南祖逖集團裏去的,反倒多為二三流甚至於庶族——比方說李矩李世回,本為平陽人,是趙郡李的庶流,但在《姓氏志》中不再單列家門,直接算他趙郡李,無形中拔高了身份——故此對於裴版《姓氏志》和《百家姓》的抵觸,竟然遠低於預期。

祖逖自然是最先得裴該相贈二書的,他看了覺得很不好意思,就寫信給裴該,說我家是什麽情況,你也不是不知道,若能列名五十以內,於願足矣,直接拉扯到這麽高,不合適吧?會不會被人嘲笑私心太重啊?

裴該回信,直截了當地說:“姓氏豈由天定高下,或自定姓時便有尊卑之別?不皆是靠著子弟立言、立德、立功,始能拔升的麽?則彼等高門,多承先人之蔭,而祖君一代之功,過於他家十世!孰謂不可啊?”

祖逖收到回信後,也不禁得意,當場就遞給兄弟祖約看。祖約連連點頭:“裴文約所言是也,阿兄之功,當世無對,則我家自當水漲船高。”

祖逖要臉,是不會把裴該的話輕易泄露於外的,不過祖約到處去跟人顯擺,祖士稚倒是也不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