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裴公不忠!(第3/3頁)

裴該聽了這話,倒不由得愣住了。

……

裴該不是曹操,起碼不是半有天下,志得意滿,當丞相時代的曹操。他覺得曹操得意而驕,有些事情未免做得過分了,白白招致沒必要的矛盾沖突。以曹孟德的智商,再加上麾下謀臣若雲,想架空幾名舊臣,想把年輕的漢獻帝玩弄於股掌之上,那還不是玩兒一樣嗎?有必要搞到雙方都下不來台嗎?

董承還則罷了,那家夥本來就是關西軍閥出身,不可能真跟曹操長期和睦相處,董承之亂後面有沒有獻帝的指使,亦是千古謎團,尚在未知之數——“衣帶詔”之事,史載不詳,而且前後矛盾。但後來伏完、伏壽又有何能了?一顢頇老朽加一弱質女流,能掀起多大風浪來?你曹操有必要指使華歆,直接從獻帝面前把他老婆給拖了走嗎?

只要是個男人,這口氣誰能忍得下去?

所以裴該是力求不使君、相之間產生齟齬,即便因為形勢的發展難以徹底避免,也要想辦法弱化矛盾,以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阻力。他每逢大事,必在司馬鄴駕前與群臣相商,給足了天子面子,就是基於這種考量。

只是,偏偏這回還都之議,他壓根兒就沒打算去聽司馬鄴的意見。

因為不管司馬鄴傾向於哪一方,對於裴該而言,都沒有積極意義。倘若司馬鄴堅持還都,則他裴大將軍又當如何答復啊?倘若司馬鄴主張暫留,恐怕更糟,裴該若以此為藉口回絕祖逖,關東人必視其為挾持天子,欲謀不軌。

——天子不打算回來?不能!這一定是裴該矯詔,或者是他勒逼天子這麽說的!

所以在自己拿定主意之前,裴該就怕聽司馬鄴的表態,所以本能地就沒去朝堂上商議此事。如今鐘聲倒是一語道破:你究竟有沒有把天子放在眼中哪?是否還都,就光你們幾個商量,有沒有去聆聽過天子的意見?

裴該聞此,先是一愣,隨即就覺得腦海中若有靈光一現。

鐘聲跪在那裏,見裴該不回復,只是撚須沉吟,心說難道我的話真對他有所觸動不成麽?趕緊放緩語氣,補充道……可是他後面的滔滔不絕一大篇,裴該卻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