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逢池會(四)(第2/2頁)

事出反常,楚王便看不透了。

就說這所謂的國聯,其中要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楚王覺得就算是自己都能想出來幾個極大的困哪。

不提各國政改、軍改、規定軍隊數量的事,就說西河、中山、鄭這三個地方,這是靠坐下來談判就能解決的?這三個地方的問題不解決,國聯就是一句空話。

要解決不是不能,墨家以一敵其余諸侯,逼著各國諸侯如此也非不能,問題是就墨家整日蠹蟲蠹蟲地罵著王公貴族,真要能這麽幹他們能不讓天下歸一以達利天下之“同義”之境?

楚王懷疑泗上是不是出現了內亂或者政變?但斥候探子細作們卻說泗上一切如常,並沒有什麽事。

這就搞的楚王無奈,墨家到底想要什麽?搞不清對方想要什麽,那就是談判桌上最大的被動。

如楚如魏,想要什麽,底線一目了然,底線之外的緩沖地帶就是靠各方嘴皮子和軍事力量對抗達成的。

可墨家現在想要什麽,楚王確信不只是自己,怕是魏韓也看不透。

針對這一次逢池會,頭疼的不只是魏韓楚,還有齊秦。

秦自不必說,這是準備徹底毀掉弭兵機會的,至少也不能夠讓中原各國達成一種弭兵非攻和約,以免進攻西河的時候被中原各國聯手幹涉——秦國怕墨楚同盟做霸主,搞當年齊桓晉文楚莊之事。

齊國頭疼的地方比秦國要多的多。

昔年濟水一戰,齊國西南地區墨家思想泛濫難控,田氏已經相當頭疼了。

現在墨家又攻占了成陽廩丘,整日耀武揚威,搞起邊境摩擦,大有渾身有勁找機會打齊國的意思。

齊侯下令不得抵抗,力避摩擦,只求以道義大義約束墨家。

真要是被墨家占據了成陽廩丘,齊國西南地區那就真的等同於在墨家手中了,齊國豈能不急?

這一次幸而站隊站的慢,沒有在魏韓號召會盟的時候就蹦出來,若不然今天更難收場。

墨家占了莒城,齊國有使者經過後感慨道,不到五年時間,莒城之民滿嘴都是利天下平等兼愛同義,哪還有記得自己曾是齊民的事。

現在墨家占了沂蒙山長城,越國從瑯琊遷都回江口,墨家的舟師習流駐紮在即墨附近的嶗山,已然成為了墨家的一處港口,附近齊人多有逃亡。

諸邑距離墨家太近,高密也到處講學,墨家又占據著萊地,那裏的萊夷皆從,竟然已經築城,每年交給齊侯一筆錢只當借用,卻又不能驅趕。

齊人多有從事捕魚捕鯨鮫者,這幾年鯨油成為最好的照明油,泗上工商業發展又快,極為需求,使得萊地日益發展,齊民多有逃亡至此者。

又有船隊和箕子朝鮮貿易,商人蜂擁而至,齊侯想管都管不了,而且齊國也在嘗試著變革,奈何墨家就在眼下,魏韓又經此大敗……真要是墨家占據了成陽廩丘,齊國該怎麽辦?

到時候真要是出了事,墨家一軍經即墨、高密而撲臨淄;一軍經濟水再攻平陰,各國就算想救都來不及。

齊侯頭疼的就是墨家下一步,是不是搞齊國?

從局面上看,魏國數年之內疲軟;趙國虎視眈眈盯著齊國;墨家在濟水勢力強大、在莒北越過了沂山,齊國已經無險可守。

從齊國自身看,齊國富庶,工商立國,墨家道義的傳播極快,齊國多墨,這是二十多年前就存在的現實,項子牛當年重用勝綽更為墨家提供了發展的機會。

以及最最重要的一點……齊國算是各國之中民眾最不信那些等級制度的,無他,因為田氏代齊之初沒有得到周天子給予的名分的時候,自號安民保民,而且田氏自己打破了周禮等級制度,民眾自然不會對血統神聖有多少信服——你田氏做的,我們便做不得?

齊國的恐懼當然有道理,所以當魏國找齊國密談希望合力阻止墨家占據濟水以北的時候,齊國當真是喜不自勝。

至於別的,齊國也不強求,事已至此,除非天下有變,墨家的鎖鏈松了,齊國才可能驅逐墨家對墨開戰……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還是算了吧,魏國剛敗,成陽一戰泗上義師展示出的威懾,齊國覺得這時候開戰就是作死——趙國倒是可以引以為援,可就怕趙國和墨家合力南北對進,引賊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