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硬剛?(第2/2頁)

宗澤見到王善後,說現在金人入境,叛臣李衍竊取趙宋大寶,國家正處於危難之中,正需要像王公您這樣的人,您麾下有七十萬眾,為國家建功立業正在此時,萬不能光看眼前利,還得想想身後名,您是願意青史留名,還是想遺臭萬年……

宗澤說得入情入理,王善深為感動,當即表示願意率七十萬眾解甲,聽從宗澤調遣。

當然,王善實際上並沒有七十萬人馬,往多了說,也就七萬罷了。

可像王善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宗澤現在正致力招攬這些人,揚言要打造一支百萬大軍,然後北上收復失地,迎回二聖。

這讓趙構心生忌憚!

趙構對宗澤的印象始終不好,當年磁州人活活打死王雲、他被磁州人劫持回磁州的一幕幕,他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清晰的想起來。

這也就罷了,趙構的心胸也沒有這麽狹窄,不會因為這些小事一直針對宗澤。

可問題是,在趙構看來,現在的宗澤,有點目無法紀,一心只想著怎麽跟中國和金國打仗,甚至都不聽他這個皇帝的調遣。

而且,宗澤發動群眾、組織義勇的做法,與宋朝設置軍隊的目的也相悖——宋朝軍隊的戰鬥力之所以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宋朝的軍隊主要不是用於對外禦敵,而是對內防寇的。現在宗澤把巨寇收編於帳下,這對於趙構來說,太可怕了,而且後患無窮,別忘了,李衍原來就是巨寇,現在都已經膽大妄為到竊取他們趙氏的大寶、強占他們趙氏的女眷了。試問,這樣的人,趙構怎麽敢用?

趙構身邊的大臣們也跟趙構講宗澤的壞話,說他一介書生,原來不過是磁州的知州,現在委任他做副元帥,已經是天大的恩典,他應該報效皇恩才是,哪能聽調不聽宣,還說宗澤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擁兵數十萬,萬一有朝一日造反怎麽辦?

這話正好戳到趙構的心尖上。

包括嶽飛等宋朝名將們的悲劇,其實都是由於宋朝皇帝的這個心結而擴展出來的。

宋朝尚文不尚武,皇帝最擔心的就是武將不忠、造反,怕武將有朝一日像宋太祖得天下一樣被擁立為皇帝。

所以,宋朝的皇帝們千方百計把兵權集中在朝廷手裏、集中在皇帝手裏,而名將們無一例外地被削奪兵權,甚至被殺害。

宗澤擅自招募義勇,單騎便招降七十萬人馬,而且完全效忠聽命於宗澤。

這讓趙構不得不想:“萬一宗澤造反怎麽辦?就算他不反,但他一心想的是要迎回二聖,要我把父兄救回來,這種人我能重用嗎?”

趙構感覺宗澤的勢力對他已經構成了威脅,進而對宗澤的態度日趨冷淡。

而李綱偏偏跟宗澤走得非常近,這不是誠心跟他趙構唱對台戲嗎?

總之,趙構對李綱越來越不滿。

所以,李綱單獨求見,趙構避而不見,同時命人打好包袱,準備南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