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一章 浮屠氏實有人(第2/2頁)

可不知為什麽,這次開封府尹在西樓下似乎並沒有安排警衛。

當時,趙佶獨自站在西樓窗口下,身旁也沒有宦官跟隨。

突然!

一個人從人群中躍出!

那人,緇布衣,若僧寺童行狀。

那人用手指著趙佶,大聲說道:“汝是耶,有何神?乃敢破壞吾教。吾今語汝,報將至矣!吾猶不畏汝,汝豈能壞諸佛菩薩耶?”

當時,很多人都聽到了這些話。

很快,那人便被侍衛抓獲。

趙佶在大怒之余,親審了那人。

那人道:“吾豈逃汝乎?吾故示汝以此,使汝知無奈何吾教爾。聽汝苦吾,吾今不語矣。”

趙佶大怒,命人給那人施以酷刑。

可那人一聲不吭,好似一點痛苦都沒有一般。

施行之人大驚!

趙佶也大驚,忙命人將宋沖妙羽士請過來。

宋沖妙善行天法,很有名,世稱宋法師。

宋法師急忙來到現場,然後看了看,之後沖趙佶稟奏道:“臣所治邪鬼,此人者,臣所不能識也。”

審訊人員只好對那人繼續上刑法,斷其足筋,俄施刀臠,血肉狼藉。

到了晚上,那人已經被折磨得不成人樣,然後才死。

這個突發事件,讓本就不痛快的趙佶,更加不痛快。

世人皆說:“嗚呼!浮屠氏實有人。”

對於佛教與道教,趙佶的態度是很鮮明的,即貶斥佛教、尊崇道教。

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四次滅佛運動,即北魏太武帝真君七年、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唐武宗會昌五年和後周世宗顯德二年,佛教史上稱之為“三武一宗”法難。

趙佶雖然沒實行過滅佛之舉,但他對佛教的確也造成過傷害。

趙佶篤信道教,特別是在政和、宣和年間,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大規模崇奉道教。

政和六年,趙佶聽信道士林靈素編造的虛妄神話,相信自己是上帝之長子神霄玉清王下凡,號“長生大帝君”。

第二年,趙佶下詔通告全國,改天寧萬壽宮為神霄玉清萬壽宮,在殿上設長生大帝君像。

四月,趙佶對道錄院說:“朕乃昊天上帝元子,為大霄帝君,睹中華被金狄之教焚指煉臂,舍身以求正覺,朕甚憫焉,遂哀懇上帝,願為人主,令天下歸於正道。帝允所請,令弟青華帝君權朕大宵之府。朕夙夕驚懼,尚慮我教所訂未周,卿等可上表章,冊朕為教主道君皇帝。”

於是,群臣與道錄院上表冊之。

宣和元年春正月,趙佶下詔:“佛改號大覺真仙,余為仙人、大士之號。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寺為宮,院為觀,即住持之人為知宮觀事。”

不久,趙佶又改稱尼為女德。

廢佛一事,在佛教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不僅各地僧侶不斷反抗,朝廷當中的很多大臣對廢佛一事也持反對意見。

廢佛鬧劇,到宣和二年六月才宣告結束——趙佶迫於內外壓力,不得不專門下詔,恢復寺院和僧尼稱號。

可是,趙佶因廢佛而對佛教界造成的傷害,恐怕不是一道詔書就能修復好的。

這次的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

事情傳到李衍耳中之後,最近天天修煉吐納之術和采蔭補陽之法的李衍,想了想,讓魯智深派人去一趟五台山將他師父智真長老請來漢城開一場水陸法會。

魯智深很想念他師父智真長老,因此親自回了一趟五台山。

十數日之後,智真長老來到漢城,開了一場規模宏大的水陸法會。

水陸法會結束了之後,李衍親自跟智真長老聊了半日,受益匪淺。

不久,李衍頒布了宗教法:

水泊梁山的所有民眾都有信仰自由。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制民眾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

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民眾或者不信仰宗教的民眾,信教民眾和不信教民眾、信仰不同宗教的民眾應當相互尊重、和睦相處。

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暫定這麽多,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再進行補充添加,總之,最終解釋權歸李衍、歸水泊梁山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