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交割燕雲(第2/2頁)

於是,宋軍“棄軍即遁,營中大擾”。

郭藥師趕緊派人前去說明,這才“撫之方定”。

這件事,也說明了宋軍中彌漫著一種對遼軍和金軍的恐懼心理。

不管怎麽說,童貫和蔡攸都帶大軍進入燕京城了,這意味著燕地收復了。

然而——

還沒等童貫、蔡攸等人慶祝燕地收復,金使就來了。

金國這次派來的使節是撒盧母和高慶裔。

他們是奉完顏阿骨打之命來將當初宋金簽訂的合約的副本交給宣撫司的。

看見這份合約,童貫、蔡攸等人就是一陣頭疼。

按照這份合約的約定,燕地官員的錢物,燕地的奚、契丹、渤海等族人,還有平、營、灤三州都是金國的,另外燕地的賦稅也是金國的,還有之前談好的歲幣,也必須如數給金國。

這是當初兩國說好的。

再者說,沒有金軍威脅,李衍也不可能將燕雲給宋國,這是抹殺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金國的十五萬大軍可還在松亭關和榆關外,如果不讓金國滿意,金軍明天可能就會攻打松亭關和榆關,然後南下。

之前那兩場大敗仗,已經讓宋軍從上到下都畏懼遼軍,而金軍還是一敗再敗遼軍的強大存在,更是宋軍將士不敢惹的,所以,自童貫以下,全都不想跟金軍發生沖突。

基於此,童貫等人一商量,最終決定履行之前簽訂的條約。

當然,也不是完全按照之前所約定的給付。

例如,燕地官員的錢物,就不能給金國——燕地的官員,大部分跟李衍走了,一小部分投降宋國了,不論是哪者,都不方便剝奪他們的財物給金國。

所以,這部分只能是折現。

奚、契丹、渤海等族人本就不是漢人,童貫等人正愁怎麽處理他們,既然金國願意要,索性就全都給金國好了。

平、灤、營三州目前還在原遼國平州路副節度使張覺手中,因此完全可以推出去。

燕地的賦稅和歲幣也都是錢的問題,給。

總之,按照趙佶的指示,錢能解決的問題,對於他們大宋而言就不是問題。

見宋國君臣這麽好說話,金使提出了一條讓宋國君臣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的條件——索要常勝軍。

當初,宋金約定,將松亭關、榆關以外的民戶都劃歸金國所有。

常勝軍自郭藥師以下的八千余人,原來都是遼東人,因此,全都應該遣返回去。

童貫對於金人的這個無理要求,非常氣憤。

童貫對左右說:“常勝軍與郭藥師早就歸降我朝,都已按功授官,這怎能遣返呢?”

可宋國上下又都懼怕金人南下,不敢得罪金人。

最後,點檢文字李宗振向童貫提出一個建議:“是不是可以用燕人來代替常勝軍?如果可行,那麽不僅常勝軍仍然是我之軍隊,而且,又可得到燕民的田產交給常勝軍自己經營,不用國家再調撥錢糧來養常勝軍,此一舉而兩得也。”

童貫等人聽後,覺得這個建議不錯,遂立即寫成奏章,申奏朝廷。

接到童貫的奏報之後,趙佶立即召集王黼等大臣緊急會商,最後同意宣撫司提出的用燕人代替常勝軍的辦法。

接到趙佶的指示之後,童貫派趙良嗣去與金人交涉。

金人這次之所以來敲詐宋國,除了確實是想從宋國撈些好處以外,還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金人氣他們出動了十五萬大軍,又奔走相聯各方勢力,結果好處全都被宋國得了,第二個原因,金人氣宋國封李衍為遼東王,故意挑撥金國和水泊梁山的關系,為今後留下無數後患。

目前,金國既要捉天祚帝,防止遼國死灰復燃,又要捉已經建國了的蕭幹,還要防備準備回半島的水泊梁山,其實是沒有精力跟宋國開戰的。

所以,盡管金人很恨宋國,但也只能是見好就收。

因此,金人很快就同意了宣撫司提出的折中辦法,也就是用燕人抵常勝軍。

金人(其實是原遼臣)很快就統計出,燕京所轄州縣境內家產在一百五十貫以上的人家有三萬余戶,就用這三萬余戶抵常勝軍。

燕地的富戶們聽說金人要將他們遷往金國,都很不情願,因為金國地處關外,屬於窮鄉僻壤,而且路途又艱難遙遠。

可惜!

他們這些民,怎麽可能改變金宋兩大強國的意志?

不久,宋軍便配合金人組織燕地的富戶們撤出燕地。

燕地一片怨聲載道。

金人見狀對燕人解釋說:“將你們東遷,並非我們本意,是宋朝提出的建議,他們想留下常勝軍,而且要利用你們的田宅來供養常勝軍。”

聽了這個解釋,那些失去家業和故園的燕人,對宋國莫不心生怨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