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作繭自縛(第2/4頁)

傳說,玉藻前早晚有一天會回到日本,然後接管日本。

這個傳說原本是白河法皇的人捏造的,目的是打壓鳥羽天皇。

可這個傳說越傳越厲害,尤其是在玉藻前突然消失了之後。

現如今,白河法皇有點作繭自縛了。

因為玉藻前背後的李衍,真有顛覆日本的能力。

再加上這個傳說所造成的輿論壓迫,白河法皇的統治開始有不穩的跡象。

當然,白河法皇的統治之所以不穩,主要還是來自其內部。

因為鳥羽天皇越來越不聽話,白河法皇決定廢掉鳥羽天皇,也就是讓鳥羽天皇成為沒有甚麽實權的上皇,改由鳥羽天皇和藤原璋子所生(古書《古事談》認為是由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所生)的顯仁親王來繼承天皇之位。

鳥羽天皇實在是抗不住白河法皇的壓力,只能在白河法皇的主持下,將天皇之位禪讓給了時年才三歲的顯仁親王。

顯仁親王登基了之後,成為日本新一代的天皇,也就是崇德天皇。

不過,鳥羽天皇,不,現在應該是鳥羽上皇,不甘心失敗,因此,放出風去,說要禦駕親征捉玉藻前,以報當年下毒之仇。

白河法皇很清楚,鳥羽上皇是想借此來得到兵權。

白河法皇怎麽可能讓鳥羽上皇如願?

恰巧,高麗派使者來商量出兵討伐水泊梁山一事。

白河法皇考慮再三,命令編成討伐軍,任命三浦介義明、千葉介常胤和上總介廣常為將軍,陰陽師安倍泰成為軍師,派遣八萬軍士出征參與討伐水泊梁山,勢必要捉住玉藻前。

當然,這裏面還有實實在在的利益。

李資謙答應,事後將富饒的濟州島給日本。

濟州島的富饒,如今可是名聲在外,尤其是離它沒多遠的日本更知道它的富饒,不少偷渡到濟州島貿易的日本商人,將濟州島描述成天堂之島,因此,日本人對它早已是垂涎三尺,尤為讓日本動心的是,濟州島上還有數百艘大船、好幾萬匹好馬,如果得到這些,他們日本的軍事實力必然能提升一大截。

另外,通過高麗,白河法皇還得知,水泊梁山在樂浪、真番、濟州三郡一共才十萬人馬,而高麗這次出動了二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泰封出動了十萬大軍,號稱三十萬,三方的總兵力是水泊梁山的四倍。

所以,全盤考慮過後,白河法皇決定參與這次瓜分。

不過——

瓜分是瓜分。

可白河法皇完全是打著他自己的小算盤。

他只派了一萬武士登陸真番郡,而且只在沿岸地區燒殺搶掠,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人就會撤離真番郡,他的目標只有濟州島。

總而言之,有了泰封和日本當盟友,李資謙才最終下定決心將水泊梁山趕出半島。

但是——

李資謙也怕李衍突然帶大軍回援。

要知道,李衍手上那幾十萬大軍,可是在中原地區橫掃遼國、西夏、蒙古諸部,一旦讓他們回來,別說將李衍趕出半島了,他們不被剿滅就不錯了。

三年前,完顏阿骨打曾給高麗下了一封國書,意思是讓高麗稱臣。

國書的第一句就是“詔諭高麗國王”,十足是君上的口氣。

而那時,在王俁腦中,金國還是當年跟他們打成平手的女真,所以在回金的國書中有“況彼源發乎吾土”的字句,即指出金國發源於高麗的國土,高麗還是金國的父母之邦,你金國怎麽敢讓我們高麗稱臣。

結果,惹得金國上下皆大怒,聲稱要攻伐高麗。

後來迫於當時的形勢才暫時作罷。

如今,王俁已死。

而金國也已經表現出了其不可敵的強大。

最重要的是,李資謙希望,金國能出兵牽制住李衍的大軍,不讓李衍的大軍回援。

所以,李資謙主動向金國遣使祝賀金國攻打下遼國的上京、東京、中京滅掉大遼帝國,並且上表稱臣,同時請求金國出兵牽制住李衍的大軍,給他們爭取一些時間收復故地。

為了讓金國答應此事,李資謙給金國進貢了很多禮物,僅美女就進貢了五百名。

換而言之,六國聯合討伐水泊梁山,其實是由高麗發起的。

而西夏遣使來金國,則純粹是來找個靠山。

清水河一戰,水泊梁山真將西夏打怕了,西夏的三萬精銳,還包括三千最精銳的鐵鷂子,最終卻只有幾十個人逃回國,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事。

這讓李乾順後悔冒然出兵的同時,也讓李乾順萬分的警醒。

李乾順在第一時間向李衍派出使者,賠禮,認錯,並請求結盟。

與此同時,李乾順又尋求金國當靠山,避免李衍報復。

為此,李乾順不惜向金國上表稱臣。

不得不說,李乾順的反應很快,也選擇了一條最有利於西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