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合縱連橫(下)

……

最近李衍可以說是春風得意。

嶽飛沒費多大勁就將松亭關奪下,然後在長城外布下了一道重要的關卡,令燕地多了一道保障。

而房學度和劉敏又先後拿下了檀州城和順州城,並已經開始清理所轄州縣的武裝勢力,相信用不了多久,檀州和順州就會完全屬於李衍。

易州和涿州的情況跟檀州和順州差不多,王彥、張憲、李懹、韓世忠各分出一半兵馬也開始清理兩州所轄州縣的武裝勢力。

最讓李衍高興的還是,方七佛打下了薊州,並推進到了海河入海口,現在方七佛已經開始建立港口了,用不了多久日不落艦就能來到薊州港,而燕雲之地也將徹底並入到李衍的地盤當中。

除了剿以外,李衍還招安——李衍以寬松的政策招安那些藏在燕山中的義軍,讓他們加入梁山軍,或是復為良民。

李衍就是盜匪起家,跟這些義軍天然親近,義軍也都相信李衍不會像遼、宋、金三國一樣始終不信他們。

所以,李衍的招安大旗一豎起來,立即有十幾支義軍來投。

這其中不乏那些規模不小的義軍。

例如,已經投降宋國被趙佶賜名趙詡的董龐兒。

李衍剛豎起招安大旗不久,董龐兒就率領近三萬義勇來投。

跟董龐兒情況差不多的還有張關羽。

張關羽本來也想投宋國的,甚至已經開始跟宋國眉來眼去了。

不過,最終張關羽還是帶著所轄的一萬多義勇來投了他更相信的李衍。

另外,還有遼海一帶的義軍,包括吳撞天、雲隊、海隊等義軍。

在宋國境內的漢人看來,原遼國地區(主要是燕雲地區)的漢人屬於蕃族種類,從宋國的皇帝、士大夫到百姓,都以“虜”稱呼原遼國境內的漢人。

因此,原遼國境內的漢人不被宋國境內的漢人認同,導致他們受到歧視,不被信任,遭受淩辱,這是原遼國境內的漢人,包括很多原本已經投奔了宋國的原遼國文武官僚,在後來的宋金大戰中,最終選擇背棄宋國投靠金國的重要原因。

像董龐兒、張關羽等已經投降過宋國的義軍,其實就已經感覺到了這種歧視,而在李衍這裏則完全沒有這種歧視,所以,李衍立旗招安,他們立即帶著手下投靠了過來。

對於這些義軍,自李衍以下,水泊梁山的人全都一視同仁,完全按照自己招募的新軍進行篩選,將其中服從性強的精壯選拔出來,然後進行新兵培訓和政治教育,那些篩選下來的,則分給土地,準其復為良民。

總而言之,事情完全向著有利於水泊梁山、有利於李衍的方向發展。

在這樣的情況下,建國的聲音越來越大。

終於有一天,李衍下了明確的命令——商議國號。

中國古代所有朝代都不以“中國”為國名,又都以中國為通稱。

至晚明、清初西方傳教士東來,他們均稱明清兩朝為“中華帝國”,簡稱即是“中國”。

康熙二十八年訂立的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外國劃定邊界的第一個近代主權國家間的條約。

簽訂這個條約的中國政府是清朝廷,但使用的國名卻是中國。

比如中國首席代表索額圖的全銜是:“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就是說,他是中國皇帝欽差,行使中國主權。

《尼布楚條約》對疆界劃分與兩國人民歸屬的稱謂,使用的是“中國”與“中國人”來稱呼。

這是以國際條約的形式第一次將“中國”作為主權國家的專稱。

簡而言之,就是“中國”不能當作國號,只要入主中原,其國就算是中國。

既然“中國”不能當作國號,那勢必得再起一個國號,總不能一直用水泊梁山或者東安都護府自稱吧?

所以,水泊梁山發展到了這種程度,勢必要建國,也勢必要有一個自己的國號。

對此——

水泊梁山上下討論紛紛。

有說以發跡地水泊梁山的“梁”為國號。

有說以來自源地“齊”或“魯”為國號。

有說以李衍原來的封爵樂浪郡公的“樂”或“浪”為國號。

還有說以“燕”或“雲”為國號。

然而——

就在這一片大好形勢之下,就在水泊梁山上下商量以甚麽為國號,換而言之,就在水泊梁山準備建國之時,突然傳來了一系列讓水泊梁山上下措手不及的消息:

“宋國起兵三十萬,號稱一百萬,分別由姚古、種師中、郭藥師統帶,在代州、雄州和廣信軍集結,而且趙佶嚴令,十日後三十萬大軍同時北上。”

“西夏起兵十萬,號稱三十萬,分兩路,一路走河清軍,一路走金蕭軍,直逼雲左而來。”

“金國起兵十五萬,號稱五十萬,分兩路,一路直奔松亭關,一路直奔榆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