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山不轉水轉(第2/2頁)

王黼又道:“那收復燕京一事?”

趙佶不答反問:“現在時機成熟嗎?”

王黼回答道:“臣以為時機已經成熟,如果再不出手,大宋恐怕危矣。”

趙佶又問:“如果出兵北伐,由誰來領兵合適?”

王黼回答說:“軍事方面,臣以為還是請童太師掌控為好。縱觀朝中一眾大臣,能統領這麽多人馬的,唯有童太師一人。”

趙佶沒想到王黼會舉薦童貫,他想:“他們兩人之間不是有矛盾嗎?”

趙佶哪裏知道,王黼建議讓童貫掛帥,其實就是兩人矛盾妥協的一個結果。

童貫征討方臘凱旋回京後不久,就受命致仕了。

童貫都快七十了,在官場上混了大幾十年,甚麽情況沒碰到過,因此,很輕易就猜到了他一定是中了王黼的暗箭。

所以,童貫對王黼積怨很深,一直在尋找機會打擊王黼。

有一次,童貫碰到王黼,然後毫不客氣地對王黼說:“山不轉水轉,宰相大權,也不只你王相公一人喜歡,蔡相公幾次沉浮,你也不是不知道,第四次復相,也不是不可能。”

聽了童貫這話,王黼連續幾夜沒睡好覺。

沒有人比王黼更知道為大宋掌了二十年舵的蔡京有多厲害。

而且,蔡京雖然致仕,但勢力未散,朝中還是有很多官員是以蔡京馬首是瞻的。

童貫亦是如此,雖然致仕,但還是有很多黨羽的。

王黼很怕蔡京和童貫聯合在一起,讓蔡京復相,然後他就會失去眼前的富貴。

王黼思考了幾天,決定向童貫妥協。

有天晚上,王黼趁著夜色悄悄來到童府向童貫示好,並許諾,一旦有機會,就請童貫復職出山。

童貫也答應,不再去運作蔡京復相一事。

如今有王黼建言,加上趙佶手上也的確是沒有比童貫更合適領兵北伐的,所以,趙佶很快就下令,童貫落致仕,繼續擔任陜西以及河東、河北宣撫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