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不是神(第2/2頁)

楊幺不但自己享樂,更濫施兵威,焚燒無數宅院廟宇,濫殺官吏書生僧道,把濫殺無辜稱為“行法”,將野蠻燒殺與反抗朝廷壓迫混為一體,給洞庭湖地區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以致民不聊生,直到嶽飛平定楊幺軍後才漸漸恢復元氣。

除此之外,知州劉願得到被楊幺俘虜後設法逃回的宋軍報告,得知楊幺已經與偽齊聯盟,相約來年秋天一起攻宋,此外尚有諸多證據指向雙方勾結圖謀傾覆南宋,楊幺已經成為“金兵,偽齊”之外的第三大禍患。

嶽飛之所以能輕易打敗楊幺,就是因為楊幺不得人心,而嶽家軍得人心,具體方法就是采用困撫結合,十日之間,楊幺軍近十萬將士爭相歸服,楊幺也被擒了。

說白了,古往今來,有一個算一個,之所以跳起來起義,並不是為了什麽勞苦大眾,為的只不過就是讓他們自己過上好日子,這才放手一搏,大公無私的人不能說沒有,但極極極少。

而嶽飛剿滅楊幺,歸根結底就一句話,攘外必先安內。

如果真讓楊幺與偽齊和金國聯合到一起,南宋可能早就被他們滅亡了。

拿嶽飛的士兵僅僅因為買東西粗心地多找回了幾文錢就被嶽飛小題大做斬了首說事的。

一、士兵是真粗心,還是故意占百姓便宜,這有待考證。

二、就是嶽飛真拿一個士兵的腦袋換嶽家軍鐵一般的紀律,或者就像那些卑鄙小人所猜的那樣借這個士兵的腦袋來樹立自己權威,又有什麽不對?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要統帥一只十萬人的部隊,單靠愛兵如子、婦人之仁能行嗎?

當然,對那個小兵來說,的確不公平。

可嶽飛做的這些,使得嶽家軍軍紀之嚴整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

有士兵在湖口縣買柴,百姓主動少收兩文錢,士兵堅拒說:“你想用這兩文錢買我的腦袋嗎?”

紹興二年嶽家軍平曹成後屯駐江州,一時軍費不繼,士兵殺馬充饑,剪發賣錢,甚至賣老婆孩子買米,卻無人敢於搶掠百姓。

日久天長,嶽家軍名聲在外,以至於老百姓聽到其他軍隊來了,如同遇到了土匪,都逃得無影無蹤,而嶽家軍路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出門圍觀,乃至聲淚俱下,激動不已。

而嶽飛亦以身作則,與部下同甘苦,經常與最低級的士兵同吃,酒肉全部平均分配,若是酒少不能分給全軍,就摻上水讓每人都能喝上一口,士兵露宿野外,嶽飛也絕不一人住進營帳。

強大的嶽家軍就是這麽被嶽飛一點一點打造出來的。

嶽飛不是神,就是神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實話實說,嶽飛自己應該也沒想到,在他死後,會被人神化。

嶽飛甚至有可能不是民族英雄。

其實,嶽飛挺簡單的。

他就是一個有報負、有堅定政治主張的軍人,什麽民族大義,什麽忠君報國,這些可能都是別人強加到他身上的。

他,尤其是初出茅廬的他,真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家人過得好點,就是想出人頭地,就是看不貫懦弱的宋軍,就是看不貫懦弱的將領,就是恨掠奪他家園的金兵,所以奮起反抗。

至於民族大義、忠君報國,就是有,那也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也是隨著嶽飛的地位不斷升高而萌生的。

最開始,嶽飛只是一個普通的敢戰士,一個普通的小兵,在那個到處都是戰火的年代,作為一名最低等的士兵,隨時都有可能死去,他哪裏會有那麽多想法?

嶽飛第二次投軍,是因為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嶽家生計艱難,嶽飛為了謀生,才又投的軍。

這就是李衍為什麽沒主動去找嶽飛的原因。

因為李衍並沒有將嶽飛當成神、當成民族英雄,而只是將嶽飛當成一個超一流的軍人。

這其實也是嶽飛來投軍的原因。

雖說嶽飛心中有朦朦朧朧的忠君報國的念頭,但對現在的嶽飛而言,最重要的是他們一家人吃飽肚子,最重要的是他剛剛沒出生多久的兒女別像很多孩子一樣餓死。

所以,聽了牛臯之言,嶽飛一想也對,便不再多問,也趕緊吃幾張大餅,喝幾碗肉湯,準備參加一會的考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