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一路向東(第2/2頁)

在埕口鎮對著的海中來回走了十幾遍,李衍選中一地勢平坦、海灘寬廣、日照充足之地。

爾後,李衍帶著一眾好漢及陳麗卿和李師師下船,然後又騎馬溜溜的又找了兩天,李衍才選好一地。

選好地方之後,李衍讓水陸馬軍配合陶宗旺的工兵營將來之前他讓湯隆他們打造的東西全都搬下船。

就地取材,合一千五百多人之力,僅用了七天時間,李衍就燒制出了一大批水泥,與此同時,李衍也讓人在這鳥不拉屎之地清理出了一大片空地,並讓人挖通了一個能放海水進來的渠道。

看到這,有人大概已經能猜出來了,李衍這是在建曬鹽廠。

宋代以前的海鹽制造,全出於煎煉。

煎鹽耗費大量柴草,費工費力,關鍵是產量極低。

其實,現在已經出現曬鹽之法,只不過,受技術所限,曬鹽的效果並不太好,所以煎鹽仍遠遠多於曬鹽。

如果李衍不出現,一直到了清末,海鹽各產區才會改用曬制之法,技術逐漸完善起來,那些沿海岸線架設的燃燒了幾千年的燒鍋煎鹽設備才會成為歷史的陳跡。

當年當兵的時候,李衍來埕口鹽場執行過任務,在埕口鹽場足足待了十幾天。

建於一九五八年的埕口鹽場,對於李衍這個連軍艦都會簡單維護的人而言太簡陋了,以至於李衍沒費多大勁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而目前建曬鹽場最大的困難就是水泥。

這幾個月李衍之所以忙得連納妾的時間都沒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衍憑自己對水泥粗淺的記憶合劉慧娘和湯隆等工匠之力在燒制水泥。

幸好!

半個月前,被李衍等人成功燒制出了這個世界的第一批水泥!

這也是李衍決定此行的原因之一。

在這個時代,比鹽的利潤還大的買賣不多,因此李衍其實早就打算介入私鹽買賣,只不過,之前李衍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加之李衍本身的實力也不夠,才一直等到現在才來埕口填建曬鹽廠。

……

……

PS:由於田虎的原型有可能是張迪,大鳥這本書就抹去了張迪這個角色。至於王慶的原型王則,則是幾十年前的人物,影響不大,所以就不為他做人物上的刪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