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何等氣魄(第2/2頁)

雖然冉閔那些文士提出的交易量很像是最後撈一筆,但紀昌被劉彥暗示後全盤答應下來了,那就形成比較詭異的局面。劉彥那邊拒絕冉閔派遣部隊來助戰,可用食鹽、兵器、甲胄、乃至於是鹹魚等海產,向冉閔那邊交換到的人口卻超過七萬。

按照劉猗的原話,七萬人中雜胡占了多數,卻是暗示不能將其中的一萬多人視為奴隸,可以視為郡縣兵這一等級用於參戰。其余也全部都是青壯,可沒有摻雜老弱婦孺。

冉閔前一段時間不是去西北鎮壓嗎?那些人口應該是戰場俘獲或是擄掠而來。現今年頭都有武裝奴隸兵作戰的慣例,顯然既是冉閔那邊變相地要加強漢部可用於參戰的兵力。可做的那麽明顯,可以想象冉閔後面會有不少麻煩。

雙方約定交易的時間有些趕,會在隨後的三個月內陸陸續續交易完畢。劉猗還暗示一點,也許七萬人不會是極限,但價格上嘛……

“增加人口是好事。”劉彥對人口無比垂涎:“只是……提示一下,盡可能多點婦女。”

漢部的男女比例異常堪憂,不從外部引進會有大量的光棍。

劉彥已經在幹讓多生娃的鼓勵政策,但從懷孕到娃兒落地,再等待那批孩子長大成人,時間周期太長。時間再長也得鼓勵,之前還擔憂衛生跟不上導致大量的夭折潮,可劉彥現在不是能“召喚”特殊系統單位了嗎?事實證明那批道士的醫術很有一套,不止是戰場救治,其余的病痛也能照顧。

紀昌見劉彥還有心情去談日後的戰略,那顆忐忑的心至少是安穩了一些,他安慰自己:“短短十來日,多了五千精銳騎兵,亦是有連弩之兵和其余兵種?不但是戰士,連那麽多的醫匠(就是道士)也能弄來。想必……接下來的大戰還是有保全的信心?”

對了,系統升級到“城堡時代”不是能夠建造城堡了嗎?劉彥之前儲存了巨量的石料,除了一些用於建造軍事重鎮之余,他一次性就在平壽和黔陬等幾個地方造了至少十五座城堡。

按照系統的國家,中國的特色兵種是連弩兵對吧?劉彥“召喚”出來的連弩兵可是有三千。

“召喚”出來之後,劉彥進行過試驗,三千連弩兵僅僅是片刻的覆蓋射擊,原本空空蕩蕩的平地就“長滿”了由弩箭形成來的密叢,看去畫面無比的恐怖。

一萬兩千的人口上限,劉彥搞了五千騎兵和三千連弩兵,先前又剩下約一千五百左右的劍士、五百長矛兵、三百弓箭手、一千五百左右的勞作單位(農民和漁船),再加上道士和相關攻城器械,僅僅是剩余兩百的剩余。

隨著劉彥不斷對一些單位進行升級,劍士晉升成為長劍士,長矛兵晉升為長槍兵,弓箭手晉升為弩兵。

長劍士沒有盾牌,變成了手持闊劍的兵種,倒是身上的甲胄變成了重裝鎧。要說很像什麽,劉彥覺得能夠與隋唐時期的陌刀兵相比,就是暫時還沒有進行過試驗,不知道威力怎麽樣。

長槍兵也就那樣,導致在接下來劉彥根本不會再“召喚”此類兵種。

弩兵就讓劉彥有些心裏矛盾了,弩兵為單射兵種,要不是射程上比連弩兵遠,真不知道有了中國的特色兵種連弩兵之後還有沒有“召喚”的必要。

與冉閔會面結束之後,劉彥繼續去搞多兵種聯合作戰的熟悉,漢部亦是進行緊鑼密鼓的備戰。

事實上,對於石虎是不是真的會傾全國之力來攻,這個還需要帶上問號,但有備總是無患,不是嗎?

慕容燕國那邊在經過一次承諾之後暫時沒有動作,東晉小朝廷倒是有新的舉措。

“這麽說的話,我要是接受就是長廣郡公、鎮北將軍、征北中郎將?”劉彥一臉玩味地盯著作為特使身份的宮陶先生:“就沒有其它實惠?”

宮陶先生恐怕也是覺得無比的難堪,東晉的官職在對諸胡進行不斷冊封之後已經不值錢了,他們想要讓劉彥傾力與石碣對抗,卻是連王號都吝嗇,官職上亦是顯得無比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