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臣們的私相授受(第2/3頁)

朱栩手指在桌面上敲擊,清脆的馬蹄聲響起,一陣之後,他驀然道:“傳旨,命孫承宗加快速度,在年底前,務必將西南幾省整頓好,元宵節前到京。再命戶部,從明年起,入川糧食加三十萬石,另外,李精白巡撫山東,主責推廣玉米番薯等抗旱作物。王從義巡撫河南,沈珣巡撫山西,余大成巡撫陜西,主責一樣。其他各省,命各地布政司、巡撫一樣的督促,不得怠慢!”

劉時敏道:“遵旨。”

朱栩擺了擺手,心裏的壓迫感越來越急,容不得他半點疏忽。

此刻,一心想要沖進宮,血濺金鑾的大臣們,得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

首輔顧秉謙被削籍下獄了!

太和門前。

葉向高,韓癀,趙南星,高攀龍等人都是一怔後,神色大喜。

顧秉謙一直是他們最大的攔路虎,有他擋住葉向高復啟,也就擋住了韓癀,高攀龍等人,現在他一去,他們面前就是一片坦途了。

最激動的莫過楊漣了,他在朝堂上雖然勢力最大,但威望卻很低,分量不夠,一直都有種“孤立無援”的感覺。現在,他們東林黨復出朝堂,眾正盈朝之勢將遠勝於天啟朝!

趙南星這個時候也難以平靜,看著高攀龍道:“顧賊一去,朝堂之上便再無阻力,到時候咱們完全可以阻止皇上亂命,不論是沒有內閣的署命,還是六科的封駁之權,都可以制約皇上,中興大明,不遠矣!”

“趙大人說的不錯,只要控制了內閣,便壓住了六部,再有科道相扶,皇上再想亂來也沒有人再支持!”

“太好了,咱們這就回去寫奏本,今晚就送入通政司,廷議之上,必要補齊輔臣,完善六部!”

“好,那我們去見信王,王爺也一直憂心忡忡,想必他也是樂見其成。”

葉向高,韓癀等人都微微點頭,笑容滿面。

他們這些人雖然政見不完全一樣,但目標是一致的,驅邪用正,改善國政,帶領大明中興,造福天下蒼生,立萬世基業!

“走,現在就回去,對,回去!”

“後天廷議之上,一定要與彌補皇上之失!”

“兵馬必須撤回,兵部尚書,一定要認真核選!”

“不止於兵部,戶部,禮部,工部都要慎選,決不能讓皇上親近小人!”

“快走,不要慢了他人一步!”

聚集於太和門前的四十多位大人,議論著便三三兩兩離開,籌謀去了。

內閣現在缺五個輔臣,六部缺四個尚書,六部十二個侍郎缺五個,至於其他就更多了。一個蘿蔔一個坑,雖然同屬朋黨,但各自又有朋黨,都想推自己的人上,難免要有一番爭奪交換,暗箱操作。

這些人還不知道抄沒顧秉謙的是魏忠賢,都信心滿滿的走了。

葉向高府上。

韓癀,趙南星,高攀龍,左光鬥,楊漣等人都在。他們幾人算是東林黨的高層,不論是聲望還是勢力,都足以統領整個東林。

不過,現在有了難題。

按照他們之前所議,葉向高,韓爌,趙南星,高攀龍四人先入閣,楊漣明年可轉任禮部尚書,左光鬥先任工部侍郎,明年可轉入左都禦史,這樣再過兩年,他們兩人入閣也就順理成章。

但現在多出了一個內閣輔臣,還有兩個尚書。

其中,輔臣,禮部,戶部尚書最重要。

雖然大堂裏只有六個人,卻分數了三個陣營。

葉向高,韓癀政見接近,講究大局,維持朝堂穩定,行事和緩;趙南星與高攀龍鬥是激進之人,要清除一切邪黨,全用正人;楊漣,左光鬥則相對溫和,沒有一定要將朝堂其他人排斥的幹凈,卻也剛直凜然。

趙南星沉吟一陣,率先開口道:“魏大中,倒是可以任工部侍郎,顧大章可以任禮部侍郎。”

左光鬥看了他一眼,有些針鋒相對的道:“阮大鋮可以任兵部侍郎,周起元轉任太仆寺卿。”

“李起元,可以入閣。”

“李應升可以勝任僉都禦史。”

很快,雙方激烈的爭論起來,不過彼此都很冷靜,漫天要價,落地還錢,都是為了自己人要更多的好處也沒有必要徹底撕破臉。

葉向高與韓癀對視,眉頭皺了皺,但這也是東林的傳統,他們不能去反對,否則就等同於反對整個東林黨,這個後果,哪怕是葉向高,韓癀也都撐不住。

傍晚的時候,朱栩坐在後花園的秋千上,晃晃悠悠的手裏拿著一本手劄。

上面清清楚楚的記錄著葉向高等人的話,尤其是各個官位寫的非常仔細。

“葉向高,韓爌,趙南星,高攀龍,周起元入閣,楊漣任戶部尚書,左光鬥任禮部尚書,李起元任左都禦史,魏大中任吏科給事中,陳良訓任順天府少丞……”

朱栩一邊看,一邊嘴角掛著莫名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