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1章 攻克山海關(第3/3頁)

東西羅城和山海關之間有城墻相連可以選擇從城墻上進攻山海關,也可以進入羅城,直接攻擊山海關。在正對羅城的山海關上修築有四座兩層高的箭樓,不論是從城墻進攻還是從羅城內強攻,都會遭到箭樓上居高臨下的猛烈攻擊。

兩個箭樓正好對著通往山海關的城道,當明軍從羅城沿著城墻攻擊之時,箭樓裏火炮猛烈的轟鳴起來。箭樓足以擋雨,雖然空氣有些潮濕,但火炮勉強能夠使用。與此同時,箭樓內的清軍弓箭手對著城道上的明軍展開猛烈的射擊。

一時間城墻上的明軍被射的橫屍遍野,死傷一片。

“盾牌手!”負責指揮的營正高呼著,百十個盾牌手被調到前列,舉著盾牌發起了猛攻。

盾牌足以遮擋箭矢,卻無法抵擋火炮。但火炮裝填需要時間,這個時間足以使明軍跑過這段空地,殺到箭樓入口。而這個時候,清兵也不得不選擇出箭樓,在城道上和明軍廝殺。

雖然這個年代熱兵器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威力遠不能和後世的火器相比,很多時候戰爭的結果要靠短兵相接才能分出勝負。

在以往的戰爭中,明軍的短兵肉搏能力遠遜於清軍,所以很多次廝殺,明軍都是失敗的一方。

陳越從一開始領兵,便十分注重士兵個人的戰技,昔日西山軍的時候,便在練兵時注重個人戰技的考核,通過考核的士兵,軍階待遇都要高於他人,這在陳越的軍中形成了傳統。哪怕後來裝備的火器火炮再多,軍中個人戰技的考核從未停止過。所以即便陳越手下軍隊肉搏能力不如八旗兵,卻也差的有限。而連番的勝利更使得他們士氣高漲,不懼和八旗兵的廝殺。

各處城墻上,明清兩軍激烈的廝殺著,一方是連勝士氣高昂的精銳之師,一方卻是走投無路垂死掙紮。

但人數和士氣的高低最終決定了這場戰爭的結果,在總兵力十倍的明軍四面強攻之下,任是清軍八旗老兵再不顧生死,再經驗豐富,也抵不住明軍的攻擊。

身邊一批批士兵被派出阻擋明軍,到後來代善身邊的士兵已經派出一空,而廝殺聲卻越來越近,距離代善所處的主城樓已經近在咫尺。

在最後一個戈什哈的幫助下,代善披掛起了兩層鎧甲,手提鋼刀走出了城樓,向著沖來的明軍殺了過去……

是日,經過數個時辰的激戰之後,明軍攻克了整個山海關。清軍自禮親王代善以下近五千士兵,全部被格殺,通向遼西走廊的大門對著明軍徹底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