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三路大軍攻山東(第2/3頁)

會合吳平之後,我的總兵力便有十多萬人,然後我會從萊州往東,一路攻打青州,從東面攻向濟南。而受到我軍東西兩路夾擊,清軍必然進退失據,洪承疇敗亡指日可待!”

陳越仔細的講解著自己的進兵策略,諸將聽得很是振奮,便是吳孟明的眉頭也舒緩了下來。可是?

“齊王,諸將都各有任務,我呢?我要做些什麽?”吳孟明焦急的問道。一場大戰將起,他也迫切的想帶兵廝殺。

“鎮北侯,你的任務同樣艱巨。李奕帶領十萬大軍深入山東,每日所需的糧草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你的任務便是帶領所部移鎮徐州,為大軍守住糧道!”陳越和聲說道。

“好吧。”吳孟明有些郁悶的道。他自己知道自己的實力,雖然手下有軍隊三萬人,可都是原先的江北揚州淮安兩府的地方兵,戰鬥力參差不齊,裝備不全,士氣不高,根本無法和陳越手下的精兵相比。

“齊王,本侯還有一個疑問。”吳孟明想了想,又道,“齊王你的戰術基本上無懈可擊,可是有一點您是不是沒有考慮到,清廷可不僅只有山東這十多萬綠營兵,在北京可是還有八旗兵十多萬。山東距離北京也就不到一千裏的距離,八旗兵騎兵眾多全力支援的話用不了半月。若是八旗兵傾力南下又該怎辦?”

“八旗兵嗎?”陳越神秘的一笑,“恐怕八旗兵已經自顧不暇,根本顧不上山東。”

……

時間回到一個月之前,山西龍門渡口,大隊的士兵正乘坐渡船跨過黃河向對岸進發,而對岸的韓城還在清軍占領下,從韓城往南經合陽便可進攻西安。

今年五月的時候,襄陽的明軍突然放棄了襄陽,使得順軍殘部得以順利通過襄陽進入北方。順軍首領們經過商議,沒有選擇從襄陽往北攻略中原,而是經武關走藍田進入了關中。

而當時的滿清,兩路北伐軍失敗,然後便是滿清朝廷內亂,滿清孝莊太後聯合攝政王多爾袞輔政王濟爾哈朗鎮壓了豪格的謀亂之後,元氣大傷,再加上山東河北各處漢人百姓暴亂,兩省處處烽火,蒙古部落又騷動不安,元氣大傷的八旗兵要震懾蒙古人只能在北京不動,為了抽調軍隊鎮壓山東百姓的暴動,各處的兵力抽調的虛弱至極。

偌大的陜西只有數百八旗,萬余綠營兵鎮守。

面對突然進入陜西的順軍,陜西的清兵根本抵擋不足。滿清陜西總督孟喬芳坐鎮西安,慌忙派人往北京報信,請求援軍。

而順軍進入關中之後一路攻城掠地,兩個月的時間占據了關中平原大部分城市,只剩孟喬芳帶著萬余綠營兵畏縮在西安城內,根本不敢出城作戰。

順軍一面把西安團團包圍,一面派兵攻占了東面的華陰潼關,一面派兵往北攻占了蒲州,有攻回陜北老家的打算。

不過順軍主帥李過很清楚,他手下軍隊看似很多,多半卻是家屬老弱,真正的精銳也就四五萬人,根本占不了太多的地盤。而陜西一省最肥膏的地方當屬關中平原,這裏土地肥沃人口眾多,而老家陜北與關中相比太過貧瘠了,回老家根本沒有意義。

但想占據關中,必須要把西安城攻下。所以在圍城的同時,李過等順軍諸將一邊分兵四掠,征募百姓入伍,拼命擴充自己的實力。而清軍根本不敢出城,只能任由順軍肆意。

數月的時間,順軍的兵力擴充到了二十多萬,大部分都是真正的精壯,隱隱然有了當年李自成席卷中原之時的模樣。

而經歷了數月的圍城之後,西安城終於不支,綠營兵將領馬科、牛成虎等叛亂,殺掉了陜西總督孟喬芳投降了順軍。

李過擁立李自敬為順帝,自己為秦王,封田見秀、袁宗第、高一功等為公侯,開始重建大順政權。而經歷了一系列的戰鬥之後,李過在順軍諸將中威望越來越高,已經是事實上的順軍首腦。

而清廷因為內憂外患,特別是滿清朝廷中,對攝政王多爾袞不滿的宗室將領很多,失去了阿濟格和多鐸兩個弟弟,手下的兩白旗損失慘重,多爾袞對朝局控制艱難了許多,而面對各處戰局反應也遲鈍很多,面對復雜的局勢,滿清朝廷內部退回關外的呼聲非常大。既然控制不了漢人的土地,那就退回關外便是,這是很多滿人內心的呼聲。

面對這種局面,多爾袞力排眾議,堅持占據北京奪取漢人江山,直到西安陷落之後,才匆匆派出了貝勒博洛率領五千八旗兵,協同平西王吳三桂和新封的西寧王姜瓖率軍入陜西平叛。

而吳三桂和姜瓖當時在山東平叛的戰場上,率軍匆匆向西,兵分兩路,吳三桂率領一路從河南府經潼關向陜西進攻,姜瓖則率領本部經山西,往陜西進攻。

由於李過早早的派兵占據了潼關,博洛和吳三桂守阻於潼關,而潼關背面的蒲州也被順軍占領,使得姜瓖無法從蒲津渡進入關中,只能選擇更遠一些的龍門渡,因為龍門渡對面的韓城還在清軍的占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