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大夏亡……

新軍並沒有馬上向興慶府進發,而是在黃河邊紮營休息。還有一些事情需要處理,比如說指揮牧民們把河堤填埋好,再比如把新軍陣亡士兵的屍體火化裝好,不能讓他們客死他鄉屍骨無存。

另外西夏軍隊扔下的死人死馬也得處理掉,扔進河裏不太合適,洪濤已經把銀川平原視為自己的又一個甘涼路,既然是自己的地盤就不能糟蹋,還是堆起來澆上油火化了吧。

他們也都是這片土地的兒子,把骨灰撒在此也將就著算落葉歸根。不可能每個人都立塊碑,那就來個合葬墓,先弄個木牌子寫明大概經過,具體誰是誰只能忽略。

這個無意舉動反倒引來了西夏牧民們的贊成,他們剛剛看到自己的朝廷要炸開河堤讓萬民流離失所,又看到敵人為自己的子弟建造墳墓,反差有點大,瞬間就覺得這支軍隊也沒傳說中的那麽可怕無情了。

有些族中長老還壯著膽子請求由他們給這些陣亡將士,不管是新軍的還是西夏軍,都弄個超度儀式,別成為孤魂野鬼。

“隨他們去吧,但千萬不要放松警惕,時刻別忘了這裏是戰場,我們損失不起。”對於前來請示的施銅,洪濤還得提醒提醒。人道主義歸人道主義,戰爭歸戰爭,兩件事兒必須分清楚。

“大人英明!小人已經下令所有民兵不許吃他們的一口肉、喝一口酒,違者按通敵論處。”

施銅聞言又露出了瘆人的笑容,他覺得這位駙馬真是太合心意了,當統帥的如果都這麽細心,當年的禁軍哪兒還會屢戰屢敗。

入夜,黃河邊上點起了上百堆篝火,西夏牧民吹響了他們的民族樂器,聲音悠長哀怨,有點像狼嚎,也有點像冬日的狂風呼嘯,配上怪異的舞蹈和水花流轉的背景,讓人忍不住想哭。

洪濤不是哭醒的,是被蔣二郎叫醒的。根據探馬的回報,興慶府城內也著火了,肯定比篝火大,火頭還不止一個。

“別探了,讓手下人回來吧,探也沒用,他們寧願燒了也不想留給咱們。從這一點上講,黨項人還是有點骨氣的。”

不用蔣二郎詳細描述,洪濤出了帳篷就能看到北面天空有些發紅,想來此時城內的火勢肯定又大了不少。

打退黑水和黑山兩軍司已經一天了,他們的失敗讓黨項貴族失去了最後一點希望,就連大宋派來的和談使節帶著大宋皇帝的聖旨也沒攔住新軍前進的腳步,這要是被攻破城池離屠城還遠嗎?

遊牧民族有個誰也比不了的天賦,就是能跑,逃跑技能必須MAX。只要他們想跑,真是誰也攔不住。舍不得繁華安定的興慶府?可是和小命比起來,還是好死不如賴活著。

公立1095年、大宋清和八年,初冬,齊王趙傭、涼王王詵、甘涼路經略安撫使王厚,率一萬五七星軍、五千禁軍圍攻夏國都興慶府。黨項貴族在城內自相殘殺,死者無數,又引起大火,三日後城毀。

興慶府內的十多萬民眾有少半死於內亂、少半逃出城,真正北逃的不到七千,全是黨項貴族和其家眷。

兩日後,定州、懷州、靜州、順州守將紛紛獻城投降,三日後新軍攻克西平府,守將梁自道率一千七百族人出城迎戰,無一生還。

在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宋夏邊境的幾十座大小軍鎮、城市皆紛紛向附近的禁軍獻城投降,一時間西北邊陲各州路忙的焦頭爛額,每日皆有大隊西夏降卒被遷往內地看押,光是供應他們所需的糧食就讓各地倉司叫苦不叠。

大夏,建國五十七年,亡!

史書上可以這麽簡單敘述,實際上的過程要精彩紛繁的多。最先知道興慶府戰況的不是朝廷,而是四川日報,並且長篇累牘的發表了出來。

但並不是攻克興慶府之類的大標題,頭版上只有一行黑字:遼國,戰還是降。

齊王身在興慶府,卻發出了這麽一個聲音,聽上去是在問遼國的朝廷,假如它還能正常運轉的話,可是怎麽琢磨怎麽還有弦外之音。

啥音呢?要說齊王就是比涼王仁義,沒讓大家夥兒瞎猜著玩,人家在最後一版給出了準確答案,一份給朝廷的奏章副本。

奏章的主要內容有兩個,其一、新軍要繼續伐遼,但兵力略顯單薄。齊王懇請朝廷把零波山、韋州以北,靈州川以西劃為特區交由涼王治理,休養生息一年之後,如果遼國不降再揮兵東進。

其二、齊王坐鎮蘭州,和涼王一樣在蘭州以北原本屬於秦鳳路的地區推行新政,為新軍東征做準備工作。

為什麽要這麽做呢,齊王在奏章裏也充分闡述了理由。因為新軍戰鬥力高,此次平夏基本沒用朝廷供給,全部武器給養都來自甘涼路。

渭橋鎮、大名府這兩座最大的工坊失去了新政的環境之後形同虛設,半點忙也幫不上,還有資敵的嫌疑。所以想穩定住西夏、繼續打敗遼國,只能依靠新軍和新政,不能再交給朝廷瞎指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