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小梁太後(一)(第2/2頁)

也不知道阻蔔人是咋想的,可能是窮怕了,一聽有這麽多好草場都能歸自己,代價就是南下打仗,死點人算事兒嗎?真不算,幹了!

國內統一了思想、國外找到了外援,小梁太後還覺得不太保險。扇呼黨項中青年將領熱血沸騰是一回事兒,真的起兵南侵又是另一回事兒,如鯁在喉的就是涼王。

雖然已經沒兵權了,可誰能保證真打起來之後他不會再次掌兵呢,這個致命威脅必須想辦法除掉。

為此小梁太後可算絞盡了腦汁,演了一出孤兒寡母慘兮兮求和平的戲碼給宋朝君臣看,每次上書、接待宋使都盡量表露出小國寡民已經屈服的樣子。

同時還得哭訴涼王王詵太殘暴,如果他不在朝堂,西夏人連一兵一卒都不會設置,就算當大宋的屬國也心甘。

這一招果然見效了,宋朝對邊境的武備日減松弛,邊榷限制也越來越松,慢慢的連走私好鐵好鋼都無人問津,還有一些宋朝工匠被優厚的待遇吸引到了西夏國內。

通過涼州、析津府這兩場大戰,西夏人清楚的認識到戰爭方式要與時俱變,光靠騎兵對付不了歹毒的勁弩和密集的火箭。

為此他們也在興慶府北面秘密建立了一個類似渭橋鎮的工業基地,打算利用從宋朝招募來的工匠發展自己的工業。

但效果不太好,這些宋朝工匠基本都是在魏橋鎮混不下去的低級匠人,明白流水線作業上的某個工序,無法建立整個體系。折騰了好幾年,充其量就是煉出了鋼,質量沒譜兒,產量也沒譜兒。

鋼板弩更是別想,只能用走私來的好鋼打造一些仿制品,成本高不說質量也遠遠不如。照這麽下去的話,再過十年怕是也追不上宋朝的發展腳步,南侵更是別想。

正當小梁太後每天愁的直掉頭發的時候,機會突然降臨了。這叫啥,這就叫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啥機會呢?駐在大宋國都的使節秘密派人送回來兩具鋼板弩。如果只是兩具那也沒啥,再厲害的武器數量太少也是枉然。但真不是兩具,而是上百具。

這件事兒立刻就引起了西夏樞密使陵結訛遇的關注,他先是用重金把這些鋼板弩買了下來,然後又找了一個回鶻族人冒充回鶻商人去開封和這位神秘商人接觸,假稱因為商隊有需求,也要求購鋼板弩。

等這一批鋼板弩到手之後,回鶻商人也和神秘商人混熟了,大概明白他是什麽來路,背後很可能是某位大宋高官。這些鋼板弩本來是給禁軍的軍備,但被人克扣了下來轉而出手賺錢。

聽聞是這種情況,小梁太後依舊不太放心,生怕是宋人在試探西夏的態度,幹脆還是打著回鶻商人的名義與神秘商人交往,看看能不能得到更多利益。

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年之後,五名來自大宋的工匠被秘密送到了邊境,又被西夏軍隊帶回興慶府。

這五個人來自大名府工坊,他們不是自願去西夏的,而是被監使以給邊軍修理弩具騙到邊境的。等他們明白過來時已經成了西夏軍隊的俘虜,不想就範也得就範。

工匠的到來徹底解決了煉鋼和制造鋼板弩的技術問題,可依舊無法煉出彈簧鋼。不過和鋼板弩的成品相比,通過走私渠道用高價購買一些原料要比直接購買鋼板弩容易多了。

而且五名工匠還帶來了另外幾種讓西夏人喜出望外的武器制造技術,攻城弩、火箭、霹靂彈、投石機。

有了這幾種武器,小梁太後就不再揪頭發了,只要養精蓄銳個三五年,大批量制造這些武器,加緊訓練西夏軍隊熟悉使用。有朝一日大軍南下時,就再也不用擔心那個陰魂不散的涼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