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丈量時間的尺子

“小心點,別弄斷了……你們爺倆真是有耐心,這麽細的鋼條全靠手工打出來的?”

王鑫並沒遭到虐待,也沒挨批,他正趴在一副放大鏡跟前,拿著工具對那個圓盒子下毒手呢。把裏面的各種小齒輪、小軸承、小鋼絲圈圈全拆了出來。

洪濤則趴在桌子另一側,舉著放大鏡大氣不喘的盯著看,表情比王鑫還緊張。每拆下來一個部件,就用鑷子夾起來仔細看,口中不住的贊嘆。

剛才他不是發怒,而是驚喜過望所致。王鑫兜裏揣的圓盒子是個鐘表,準確的說是機械表,用發條驅動、利用遊絲和擺盤代替重力擺的機械表!

但和後世的鐘表不太一樣,它是十二進制的。表盤上有十二顆金釘代表十二個時辰,兩顆金釘之間有七根金絲代表八刻鐘,也沒有秒針和分針,只有一根金針,指在哪兒就是什麽時刻。

早在金明池時期,洪濤見識過王大頭打造蒸餾釜的手藝後就和他聊過機械鐘表的問題。後來王大頭展示的手藝越來越精細,洪濤還很認真的建議,說他最好當個鐘表匠,不該當金銀匠。

王大頭認真了,覺得替兒孫多學一門手藝很必要,有段時間沒事就纏著洪濤要鐘表的設計思路和圖紙,沒事兒就偷偷琢磨。

洪濤是真沒指望王大頭能成功,同樣的建議和圖紙還給過猶太工匠,只當是個執念,時間一長自己都忘了,沒想到真弄出來了。

洪濤會造鐘表?那是不可能的,他從來也沒幹過這個行業,甚至很少接觸。不過小時候他和很多男孩子一樣對機械非常著迷,家裏凡是和機械沾邊的東西都願意琢磨琢磨。

和很多男孩子不一樣的是洪濤膽子更大,不光琢磨還動手拆。因為他有個動手能力同樣出色的老爹,以及老爹身邊那一群動手動腦能力更出色的大學老師。

小學期間他就拆過兩台座鐘和兩台鬧鐘,最開始連拆都拆不利落,往往搞一半就拆不下來了。姥姥姥爺發現了只是罵一頓,父親回來批評兩句,還得幫著把鬧鐘裝上,一邊裝一邊講原理。

這種縱容很快就轉化成了變本加厲,四年級左右洪濤就能熟練拆卸座鐘了,小學畢業前鬧鐘也被攻克,不光拆,拆完了還能裝回去,只是精度沒譜兒,不是快就是慢。

在這期間他還試過用電池和小電動機代替發條與重力擺驅動座鐘,折騰了好久以失敗告終。但老爹說這是好事兒,有想法就該想辦法實現,不試試怎麽知道對錯呢。失敗的過程就是接收新知識、糾正舊認識的過程。

可惜洪濤並沒把對鐘表的興趣持續太久,也沒立志去做個鐘表匠。當他接觸到更有意思的航模之後,馬上就把鐘表扔到了一邊,還偷偷拆卸鐘表裏的齒輪去做航模的變速系統,也算沒白感興趣。

不過老爹說的很對,失敗的過程確實接收了新知識,至少鐘表的結構和原理他大致搞明白了,照貓畫虎弄出來的圖紙騙不了後世鐘表匠,還蒙不了古代的匠人嗎?哪怕是最原始的重力擺座鐘,放到宋代也是高精端神器,精密的不得了。

但他低估了古人的動手能力和毅力,王大頭就剩一只手了,愣是在孫子和徒弟的幫助下,利用幾年閑暇時間,硬生生把圖紙復原出來了。

而且王大頭跳過了相對容易的重力擺座鐘,一步到位直接做出了遊絲擺盤鐘表。準不準先不提,光是遊絲、擺盤、擒縱輪、擒縱叉這些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就已經把鐘表制造業的大門一腳踹開了。

在這之後技術結構門檻已經不存在了,只需在工藝、材料上下功夫,就能讓鐘表越來越準、越來越小。

“不怕,我和翁翁每個零件都造了好幾個,以遊絲最多。它用不了二三個月就要更換,不然每晝夜能差大半個時辰。”

王鑫的年紀注定沒有王大頭的沉穩,越說讓他慢點越要顯擺顯擺手藝,問啥說啥,不問也說,生怕別人不知道。

“你一共換個幾個遊絲?”洪濤的五官又開始往一起皺了。

“三個!大人不用擔心,來之前新換的,我的箱子裏還有備用……以前不是的,翁翁說此物太過粗糙,每天錯漏一刻鐘不止,拿給工匠們看個時間無妨,但不能糊弄大人……”

隨口一答之後王鑫突然醒了,擡頭看到眼前那張五官扭曲的臉,立刻意識到自己又說漏嘴了,趕緊往回縮。

“好你個王大頭,瞞了本官半年之久!你能躲在福建路不露面,我看你孫子往哪兒躲!小子,你攤上大事兒,從今天起哪兒也不許去,老老實實在這裏給本官造鐘表,什麽時候一旬才錯漏一刻再放你出府!”

這麽好的東西讓別人先用了半年,自己還傻呵呵的看太陽、日晷、聽打更鐘聲定時,真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