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有點小麻煩

但高級將領們都不太領情,嫌軟甲重量太沉不願意穿,覺得有板甲保護已經很安全了,沒必要再多加一層。結果產量就更低了,幾乎等於停產。

趙傭也不想穿,可真沒黃蜂力氣大。這位貼身保鏢太盡職盡責了,在船上形影不離,到了陸地上更恨不得長在自己身上,任憑說啥都不帶頂撞的,但也堅決不改。

兩刻鐘之後,雙方的軍隊終於碰面了,大家誰看著誰都挺好奇。遼國軍隊這邊真稱得上五花八門,穿著什麽樣軍服的都有,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軍服,裹著皮襖皮褲就上陣了。

新軍這邊極端整齊,全是一個打扮,分不出誰是兵誰是將。每人都穿得圓滾滾的,腦袋還扣著一口小鍋,躲著車廂裏探頭探腦很是猥瑣。

腦袋上這口小鍋是幹嘛用的遼軍大概能看明白,防禦箭矢唄。看樣子也挺實用,只要把腦袋一低基本就不怕正面射擊了。

但藏在車裏邊走邊作戰的方式遼軍將領還是第一次見,傳統的騎射騷擾戰術好像不太好用,該如何應對呢?

這一商量麻煩就來了,各族將領性格都不太相同,有沉穩的就有激烈的,有的想以不變應萬變,有的覺得應該多試探試探再強攻。此時集結部隊的主將還沒趕到,也就沒人能最終拍板做主,大家誰也說服不了誰。

爭吵的結果就是一支軍隊分成了兩支,想強攻的在驛道西側按照傳統作戰方式攻擊,想試探的去驛道東側先看看效果再自行決定如何進攻。

西側的遼軍基本都是皮室軍和宮分軍,他們是職業軍人,戰術訓練比較固定,用熟不用生嘛。東側那些部族軍平時就是牧民,啥戰術不戰術的,能打贏就成。

就在他們商量戰術的時候箱車隊可不等著,又前進了三裏多路,至於說敵人為啥遲遲不動苗魁也清楚。

他也不想清楚,新軍沒有太多隨機應變的戰術要求,用來用去就是兩三招。靠的不使出神入化的戰術,也不是驍勇善戰的士兵,取勝只憑軍械給力,再加上紀律統一。

眼看敵人越走越遠,西側的皮室軍真不能忍了,一大片騎兵開始小跑加速。這時候就看出什麽叫遊牧民族了,從小騎馬和長大了現學的真不一樣。

他們一邊慢跑預熱馬匹一邊在行進中編組隊列,也沒有人玩命指揮,更沒有復雜的旗語,僅靠互相熟悉和本能就逐漸形成了六支各有四五百人的騎隊,首尾相連沖向了箱車隊的側翼,試圖用射箭延緩車隊的行進速度。

和王大的應對方式不同,苗魁沒有一上來就拋射霹靂彈,甚至都沒準備太多攻城弩,只用士兵的滑輪弩和遼軍對射。

騎在馬上射箭與蹲在箱車裏射箭誰更占優呢?理論上講應該箱車裏的新軍有點優勢。畢竟他們自身的目標更小、射擊平台更穩,也不用刻意閃避,生存率和命中率相對更高。

再加上滑輪弩的射程優勢呢,那必須箱車占優了。除了發射頻率之外,遼軍的騎弓在任何一個參數上都被滑輪弩碾壓。

只一個照面遼軍就吃了大虧,瞬間扔下上百具人馬。他們射出去的箭不是釘在車廂上梆梆作響,就是打在新軍頭上的小鍋叮叮做響。但遼軍根本不在乎,從大部隊裏又出來千把人加入了輪番沖擊的騎隊,繼續向箱車隊施壓。

可依舊無法靠近,從箱車上發射出來的弩箭又快又準,穿透力還強,穿著鐵甲的皮室軍照樣被射殺了不少。馬匹更倒黴,它們的目標大,新軍士兵也壞,專門挑馬匹射,往往一支弩箭就能讓一匹戰馬倒地不起。

然後就有想偷懶的了,右側的部族軍覺得找到了箱車隊的弱點。它的兩側攻擊力很強,但一頭一尾攻擊力偏弱,幹脆從後面追吧,追上去登車近戰,誰怕誰啊。

苗魁比王大的壞水一點都不少,他的攻城弩都布置在前車和尾車上了,一邊走還一邊扔鐵蒺藜。

部族軍剛踏上驛道就趴下一大片,好不容易搞明白地面有埋伏,改從路兩邊追擊,結果剛靠近到距離箱車尾部二三十步,就被四五根月牙鏟把前鋒給打殘了。

死傷和鮮血並沒讓這些遼軍膽怯,反倒激起了他們的野性。西側依舊是玩了命的試圖靠近,東側的也不甘示弱,攆著車隊尾部使勁兒追。

當年洪濤和西夏軍隊在通往烏鞘嶺的山路上是什麽場面,現在通往析津府的驛道上就是什麽模樣。區別只是前者沒地方可躲,後者能躲但是不躲,結局基本差不多。

對於兩側靠近的遼軍騎兵,苗魁連火箭都舍不得用,新軍士兵的滑輪弩上弦很快足矣應付。有人累了就下車休息,換上來新生力量接著射。

對於從後面接近的敵人,除了用攻城弩一射一串之外,趙傭還貢獻了一個壞主意,把霹靂彈當鐵蒺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