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以戰代練

“……王相此言極是,既然都是為國出力,總不能冷了臣子的心。本官就再為他籌措一番,好歹湊上十萬貫錢糧就是了。”司馬光愣了愣,口風一轉,把一點沒有改為心有余而力不足,努努力還是能擠出一些。

王安石的話他聽懂了,沒錯啊,皇帝如此失態必須不僅僅是為了王詵,而是六皇子趙傭。從前年開始,立嗣問題就成了朝堂裏的老生常談。

越來越多的朝臣傾向於由吳王繼任,理由嘛,肯定都是穩重、寬厚、學識之類的屁話。不贊成由六皇子繼任的理由就一個,年紀太小!讓一個未成年的小孩子當皇帝,不是不可以,但絕不是最好的選擇。

歷史教訓表明,但凡是皇帝年紀太小,就容易出現後宮幹政或者權臣當道的情況,既然有吳王這麽一個年級合適的候選人,幹嘛非讓個小孩子去冒險呢。

大宋可不僅僅是你趙家的,它還是士大夫們展示才華的舞台,到底該如何經營也不能是一家人說了算,這關系到大夥兒的核心利益。

朝廷的軍費?洪濤真沒指望,他也不想按照皇帝的想法去弄十萬新軍,太浪費了。司馬光猜的沒錯,三兩萬足矣,再多就養不起了。

目前洪濤把所有精力都放到了訓練新軍上,啥海船、銨油藥、滑輪弩、新式箱車,這都是裝備,最終還得人來用,沒有合格的士兵和基層指揮官,裝備再多也是給敵人送的節奏。

陸續送來的兩萬廂役能不能練成新軍呢?別人不成,洪濤可以,至少有一半人可以。身體瘦弱沒關系,廂役都是成年人,大米、肉食管飽,再輔以適當的運動量,除了身高無法改變之外,不出半年就能壯一圈,比禁軍差不了多少。

除了身體之外,對戰士更重要的是精神。光健壯沒用,不管是新軍還是禁軍,打仗靠的不是個人武力值,而是紀律。沒有嚴格的戰場紀律約束,就不能發揮出全部戰鬥力。

這時候問題來了,如何讓廂役和工程兵在一年之內轉化成合格的新軍戰士呢?大名府路不比湟州,沒有敵人可以當做陪練,僅靠訓練永遠也不可能模擬實戰的感覺。

拉練!這兩個字就是洪濤的絕招。從大名府路的新軍裏挑選身體合格、訓練超過四個月的新兵裝上箱車,一批一個營送往甘州拉練。每批間隔一個月,訓練三個月,然後返回。

為啥要去甘州訓練呢?那邊也沒仗可打,無非就是適應適應北地的苦寒,頂多對磨練意志啥的確實有點好處。

不對,洪濤可不是這麽打算的。甘州必須有仗可打,西夏人沒了,回鶻人不能碰,但不意味著就無法實戰訓練。

從甘州往南就是吐蕃和黃頭韃靼的地盤,溪羅撒一直沒閑著,但他畢竟得勢比較晚,族群人數也少,光靠零敲碎打進展不大。

這次洪濤準備給他送上一份大禮,讓大名府的新軍和甘涼路的新軍混編,以老戰士帶新戰士,化妝進入吐蕃境內作戰。遠了也不去,就拿最南邊的吐蕃部族和黃頭韃靼開刀,不求占地盤,只為了有仗打。

這事兒王厚和朝廷會答應嗎?前者是不答應也得答應,新軍目前掌握在王三手裏,又不是剝奪你的軍權,只需要幫著訓練,於情於理都該幫忙。

朝廷那邊三個字,管不著!甘涼路的新軍歸皇帝和參謀部直接統領,沒殿前司和侍衛司什麽事兒,樞密院也管不著。

那裏還是特區,到現在依舊是。大名府路的新軍也一樣,朝廷只給了幾個打發要飯的軍費就想控制新軍,洪濤樂意皇帝樂意不?

皇帝能同意如此大範圍的調動新軍嗎?答案是必須同意,否則三年之約就作廢了,趙傭依靠新軍立功的機會也泡湯了,幽雲十六州更別想。和這些收獲比起來,新軍的調動也就沒那麽重要了。

其實洪濤還憋著壞呢,送過去的新軍百分之八十都是純粹的新兵蛋子,回來的時候,原本甘涼路的新軍會被王三采用狸貓換太子的手法調包,把剛剛見識過戰鬥的新兵留在當地,老兵送回。

這件事兒不可能長期瞞過王厚,但洪濤已經算好了,他拿自己沒轍,這是筆糊塗賬,根本沒地方告去?

再說了,只要這邊一開始北伐誰也沒法追責。我在為國殺敵,弄點老兵回來咋了?再廢話連新兵都不給你留,全調回來。只要打贏遼國、搶回南京,這個官司鬧到皇帝面前也是不了了之。

上凍之前,王浩又帶著兩車禮物登門告辭來了,他要跟著運送生鐵的船隊返回福建老家,再來就得明年三月以後。

王家這幾年已經在老家成了真正的富商,靠的不是海運,而是甘涼路和大名府路的貿易。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這一點上王家做得很好,不管洪濤喜歡不喜歡,每年春冬兩次的禮物從來不落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