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長安遇險

“看情形不入城也罷……”聽完了高翠峰的介紹,洪濤的腦袋也有點大了。

這群人要錢有錢、要名有名、要資歷有資歷,還尼瑪有文有武,沒一個好說話的,連皇帝都拿他們沒轍。自己只是路過,萬一哪位想找自己聊聊,去了就得聽數落,還不能頂撞,不去更失禮,白白得罪人。

本來蓮兒她們都準備好要進城好好逛逛,結果船隊突然又楊帆啟航了,洪濤這頓埋怨躲都沒地方躲,只能推說不入洛陽乃是為了大家好。因為自己剛剛掐指一算明日會有大風,還是逆風,要是不趁夜趕路會誤了時日。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一個政權定都於某個地方,往往先考慮其地理位置的優越與否。比如是否有利於防禦外地入侵、交通便利和漕糧運輸等。唐以前的歷代王朝為了預防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其都城多建在關中地區。

所謂關中既是秦嶺以北、黃龍山以南、隴山以東、黃河以西的地區,後世為西安、寶雞、鹹陽、渭南、銅川五市所轄。

這裏的自然環境非常優越,三面都是山脈,境內還有涇、渭、浦、沛、灞、澇、淆、黑等河流,向來有八水繞長安之說,便於灌溉、土地肥沃。

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江淮地區的農業和經濟後來居上。這時關中的地理優勢反倒成了制約其發展的缺陷。

槽船無法大規模逆流而上,只有少數小型船只在不計成本的情況下才可通行。陸路運輸到了函谷關再西進也不容易,國家的重心開始東移。

但長安乃至關中地區並沒有像洛陽那樣快速消沉,因為有了西夏這個勁敵的存在,關中地區成了西北邊境的重要補給站。

來自全國各地的糧草、軍械、人員都要先運到此地,再向邊境各軍鎮輸送,京兆府就是最大的集散中心。

在洛河上航行了十三天,船隊由灞渠轉入灞水,總算擺脫了纖夫,從逆流而上變成了順水而下,速度成倍增加。

經過這十多天的航行,洪濤親眼所見逆流而上的艱辛。怪不得大隊的槽船都不往西行呢,除了拉纖人數限制之外,連通灞水和洛水的人工河渠也無法通行太大的船只。由東至西大規模運輸還要靠陸運,成本高也沒轍。

不過越是靠近長安城河道上的船只就越多,到了灞橋鎮碼頭時,河面上居然堵船了,排了好幾裏路,全都是等待在碼頭靠岸卸貨的。

洪濤並沒跟著船隊等待停靠,灞橋鎮離長安城還有三十多裏路,輕裝簡從,只帶了黃蜂、高翠峰、蓮兒和紫菊四人,打馬揚鞭沿著官道疾馳而去。

臨近中午才在長安城東住進了一家通遠客棧,打算先休息休息,順便等富姬派人來聯絡。

這次上任富姬並沒隨船同往,而是帶領駝隊從陸路提前半個月出發,先到京兆府打前站。上任的事情不用她管,但非官方的事情需要做很多。比如說接收此處的皇莊,尋找合適開辦烏金行的場地、尋找合適的貨場等等。

想必船隊一靠上碼頭,她就該得知自己到了,也必須能找到自己。要是連這點本事都沒有,幹脆還是回開封飛鷹社養老去吧。

利用等富姬的這點時間,洪濤打算先把長安城轉轉。京兆府尹之類的地方官就不去拜訪了,待到安定下來之後,讓高翠峰拿著自己的名帖去轉一圈也不失禮數。

提點坑冶鑄錢司是中央直屬部門,工作上用不著和地方官交接。一般的提點司肯定有些業務需要地方配合,但自己這個提點司性質不同,不管地方官樂意不樂意都得配合,敢說半個不字中旨和禁軍伺候。

另外洪濤也想明白了,自己和地方官的交往越少、關系相處越平淡,大舅哥就越心安。

假如來了沒幾天,自己就和當地官員打成了一片,好的恨不得穿一條褲子,大舅哥保證會吃不香睡不著,搞不好也得十二道金牌把自己召回去了。

“此處的瓦子較東京相差甚遠,不過食物味道很不錯,價格也便宜,奴家喜歡!”

蓮兒不光是吃貨,還是沒心沒肺的吃貨,根本不去關心自家官人為何會突然跑到這麽遠做官,一如既往的向嘴裏塞著各類小吃,街邊有個螞蟻打架都得湊過去看兩眼。

長安城的宮城和宮殿區早就被戰亂夷為了平地,只剩下高大斷續的城墻和城樓默默的提醒著人們曾經的輝煌。

不過城內的街坊倒是部分保存了下來,還有坊墻和坊門,和開封城相比倒有點異國情調。只是大多殘缺不全,很多磚瓦都被百姓偷偷拿回家修蓋自家房子用了。

“官人,後面有人跟蹤,是兩個男人,看靴子像公門中人。”剛轉了兩條街黃蜂就發現了異常。

“既是公門中人就不用搭理,我等馬匹都有記號,地方官多加關注才是本份,由得他們去吧。”一聽說有可能是公門中人,洪濤連回頭看看的興趣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