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一暗

榷場是由官方經營管理的,雙方都在榷場裏安排了正式官員。宋朝設提領、措置、提點、立管、押發等官職,西夏的官職借鑒於宋,除了多了個榷場使之外其余的差不多。

這些官員的重要職責之一就是要檢查兩國商人交換的貨物,不允許未經批準的貨物出關,很像是後世的海關部門。所以榷場能把花膏流通出去,但要想換取大量馬匹、橐駝、牦牛角基本沒希望。

於是洪濤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另一條路,那就是走私。既然青鹽能走私,花膏應該也一樣。從攜帶方便和重量上來講,花膏的單位價值要遠遠高於青鹽,越小、單價越高的貨物就越適合走私。

走私這個詞肯定是後世發明的,但這個概念應該早就有了。雙方的邊民才不管朝廷如何規定,只要有需求就會交換。那麽長的邊境線,即便在後世交通、通訊發達的條件下也不能完全封鎖,在古代就更別想了。

如果不是邊民、不熟悉邊境人文地理,又不認識西夏部族,要想走私也真不太容易。邊境地區本來人口數量就少,除了一些關塞要沖之外,很多地區都是沒有居民的。再加上雙方都在邊境地區屯有重兵,稍不留意就會雞飛蛋打、賠了夫人又折兵。

這就是洪濤需要富姬去做的,她要替自己去開創一條或者N條走私渠道,並和西夏邊境的商人、部落貴族建立良好的私人關系,這樣才有可能換取緊俏物資。

怎麽去和西夏部落貴族接觸呢?總得有個能讓對方心動的理由吧。直接用花膏不太保險,還需要一種媒介,洪濤率先選擇的是書籍。

西夏人對宋朝的書籍尤為感興趣,因為他們在文化上非常依賴於宋朝,這一點有點像後世的美國,盡管很多國家整天譴責、咒罵,但骨子卻每天都在接受美國文化的侵襲,攔都攔不住。

文化這個東西就是龍卷風,越發達就越靠近中心,然後把四周的一切都吸了進去,帶著它們一起旋轉,不管對方樂意不樂意。

根據洪濤掌握的材料看,從李元昊他爹李德明開始就不斷向北宋朝廷請求賜書,而且每次都是用馬匹換取。

換的都是什麽書呢?大藏經最多,有四次;九經、新唐史、冊府元龜、九經正義、孟子次之。

一方面是西夏人篤信佛教,另一方面也說明當時北宋的印刷技術要遠遠高於西夏。別的書可以湊合看,但佛經和經史典籍真不能湊合。自己印不出來或者數量不足,那就只能用馬匹去換,沒轍。

其實這些大部頭的書籍在宋朝也是很貴重,雕版印刷不容易啊,尤其是經書,動輒幾十上百卷,刻制一次雕版是個大工程,長時間保存更難。

和雕版書籍相比,寶繪堂刊印的書籍字體可能不太符合高端文化人的口味,但架不住量足,鉛字也更清晰工整,對於不太追求極致的人來講反倒是優勢。

最主要的是成本便宜,想什麽時候印就什麽時候印,磨損了也沒關系,弄點鉛用銅模再鑄造一批就是了。

要是印刷量大,除了紙張成本之外幾乎就沒別的成本。所以寶繪堂的印本能用更好的紙張、更精美的裝訂,售價卻遠遠低於雕版印本。

“……姬並不熟識黨項人,該如何著手還請官人明示。”洪濤計劃的挺好,但聽在富姬耳朵中卻難上加難了。讓她在宋國之內做生意不管多難也不怕,可要和黨項人做生意就有問題了,沒經驗也沒人脈。

“無妨,黨項人的事情官人我已經幫你解決了。過幾天會有一個叫韓大娘的女人去找你,按照她說的去做即可。不要問韓大娘是誰,也不要問她怎麽會認識夏國人。什麽都不要問,盡量滿足夏國人的需求,做出一副很想和他們做生意的態度。哦,對了,讓你滿足夏國人的需求是在物質上,不是你的人。這方面韓大娘自會安排,你不必卷進去!我會讓朱八斤安排幾個得力的徒弟陪在你身邊,如對方有非份之想盡可喚人解救,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

對於這個問題洪濤早有安排,當初朱八斤帶來那兩個穿兜帽鬥篷的人就是一招閑棋。他們倆……不對,應該說是她們倆。沒錯,那是兩個女人,歲數還不小了,一個叫韓大娘、一個叫花三娘。

她們倆是幹嘛的呢?此時叫鴇兒或者媽媽,後世叫媽咪或者夜店經理。其實都是一個意思,老鴇子!

這兩位媽媽都是經營庵酒店的,一個在崇明門外小館子街,一個在西雞兒巷。她們倆的庵酒店都有兩個共同特征,有胡人和外族女子、受朱八斤徒弟的保護。

上次洪濤在黃尖嘴茶肆喝茶時,無意中得知對面的西都亭驛中住的是遼國使團,而夏國使團在城東的都亭驛,就萌發了一個想法,找人去接近他們,這可能是自己唯一能不出城就接觸到的兩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