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誰是阿拉伯?(第2/2頁)

在沒有合適照明的情況下,字體大一些還有利於閱讀呢。真要把後世的印刷體書籍拿到古代去,用不了幾年就得多出成千上萬的大近視眼。

鉛字不像木版、泥胎,可以用水墨直接印刷,金屬這個玩意和水總是配合不好,水墨塗上去根本就待不住。

古代的墨多用炭黑,說白了就和鍋底灰差不多,只是制作過程和原料更講究一點而已。這種原料油墨也可以用,再加上粘合劑和稀釋劑,調整到一個合適的比例,基本就算一款可以實際使用的油墨了。

當然了,這種油墨太原始,不能和後世的油墨相比,更不能放到高速印刷機上使用。

怎麽去解決這些問題呢,原本洪濤也是不知道的,但南宋的工匠們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

粘合劑就是明膠,或者叫鰾膠。當年在廣州是用鯨魚皮熬制,成本非常非常低,產量也非常非常大。現在恐怕就沒地方找那麽多鯨魚皮了,但其它動物皮革照樣可以代替,無非就是成本會高一點點。

稀釋劑更簡單,它是石油的副產品,叫礦物油。當年在南宋,金河帝國有專門的煉油作坊,可以源源不斷的提供這種油脂。

現在洪濤還是無能為力,北宋是有石油的記載,而且產地離汴梁還不太遠,就在陜西路。可自己目前沒有精力再去從頭搞石化工業了,時間上來不及,精力上也不夠用。

咋辦呢?和明膠一樣,礦物油也是可以代替的,效果沒那麽好但可以用。那就是用植物油代替,洪濤恰好知道一款,那就是亞麻油。

這東西是費雷德裏希二世的科學院搞出來的,他們沒有石化工業,又看著金河帝國的印刷術眼饞,經過很多次試驗終於找到了替代品,正好也便宜了洪濤。

經過兩天的奔波,洪濤帶著高翠峰和黃蜂把汴梁城轉了一個通透,明膠和亞麻油的來源基本搞定了,這樣的話油墨的原材料就算齊備了。但這還不算完,還有個大問題,就是這種原始油墨的幹燥問題。

由於缺少了幹燥劑和穩定劑,這種油墨還不能用於普通的紙張,那樣的話油墨會陰到紙張背面,效果很難看,也浪費紙張。

“玉米啊土豆,怎麽跑到哪兒都離不開你們倆呢!”

如何讓古代的紙張適合油墨呢,辦法有,那就是刷槳。用澱粉漿在紙張上塗一層,就不會發生正面印字、力透紙背的現象了,在後世裏這叫做防反透劑。可制造澱粉的原材料是玉米和土豆,這兩種農作物北宋肯定沒有,想都不用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