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

四十一年,朱見深原本就要隨同南洲巡視組一同巡檢南洲,但是太子病逝,讓他的行程耽擱了下來。

一直到一年滿孝,他才又踏上了前往海外的旅程,不過這一次不是去南洲,而是去東洲。

對皇室來說,東洲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南洲,因為南洲主要是宗室和勛貴的封地。而東洲,則是完全的大明屬地,在這裏分封的,也都是皇室嫡系。

只有東洲的幾個海島,被分封了出去,剩下的大陸,沒有任何勛貴封地。

如此龐大的一片土地,根據大明新的度量衡標準,這片土地的南北兩塊大陸,總面積達到了四千四百多萬平方公裏,遠遠超過了大明本土的兩千五百萬平方公裏。

相比之下,南洲的七百萬平方公裏,還大半是沙漠和荒原,重要性遠遠低於東洲。

如今大明就有一句諺語:東洲穩,天下穩。

但是,朱見深很清楚,如果說去南洲是一趟鍍金之旅,那麽首次作為太孫出行選擇東洲,是一趟艱難之旅。

南洲的宗室和勛貴們相互制約,而且距離大明很近,所有家族都不敢違逆朝廷的任何政策。

但是東洲只有皇子,只有朝廷的一個總督府,兩個提督府。朝廷在這裏布置的各級官府並不全,所以,這裏的皇子們,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他們即使明知道沒有機會登上大寶,但是自身地位無憂,也不怕朱見深告狀,所以他們會以什麽樣的態度面對朱見深,誰也說不準。

朱見深也拿這些皇叔們無奈,因為除了皇祖,這些皇叔們誰的話都不好使,更別說他這個晚輩了。

他這個晚輩,在沒有得到皇祖的絕對授權,在沒有登上大寶之時,面對這些封建海外的皇叔,本就處於弱勢地位。

朱瞻基當然不會給他絕對授權,這趟東洲之旅,本來就是為了給朱見深增加處事經驗的歷練。

朱見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這次出使的態度放的很端正。

首先不能墮了太孫的臉面,其次,要讓所有皇叔知道,這個侄兒不是廢物。

為了這趟出使,他帶上了詹士府的大半屬官,其中包括身為內閣次輔,詹士府詹士,也是他老師的彭時。

彭時自正統二十五年狀元及第,進入仕途。在大體上,他孜孜奉國,剛正耿直,力持正理,保全大體,不畏權貴,直言相諫。

在個人私德上,從不對子弟談論政事,有任何的論奏、舉薦,都不讓當事人知道。平日安居沒有懶惰之容,日常生活非常儉約,不喜聲伎歌舞,有古時大臣的風範。

在如今的朝中,他雖然在名聲上略遜於謙,解禎期一籌,卻與李賢,商輅被譽為新三傑。

當然,這新三傑只是相對於已經年過六旬的於謙和解禎期而言,實際上,如今的彭時也已經五十一歲了。

從應天府出發,五日時間就抵達了日本江戶。

正統十三年,年滿十八歲的日本王子明仁在被朱瞻基賜婚之後,護送回日本親政。

雖然放明仁回日本親政,但是大明依舊給日本王室增加了許多限制。比如說,今後的日本王妃,一定要從大明勛貴階層納娶,比如說,日本王室子弟,必須要在大明接受教育。

明仁的妻子是曾經的兵部尚書楊榮的孫女楊清,楊清自幼聰慧,是大明有名的才女,同樣長的花容月貌。

明仁與楊清婚後夫妻相敬如賓,兩人一共生了八個子女,並且全部活了下來。

每個子女六歲之後,就被送到大明進學,除世子外,滿十八歲可返回日本。

不過,他們大多不願意返回貧苦的日本,願意留在大明當一個富家翁。

如今長成的四個女兒,也全部嫁給了大明勛貴家族。

幾乎全天下人都知道,明仁其實就是朱瞻基的種,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當初的日本王室現在凋零的厲害,除了嫡系,其余的分支已經衰落了下去。

而且,朱瞻基對這個兒子很是不錯,在明仁返回日本親政的時候,就在江戶為明仁新建了一座新王宮,讓他不用面對京都復雜的局面。

明仁這些年以江戶為中心,大力發展自己的勢力,雖然在日本還有一些對手,但是都不成氣候。

而且日本各大名都以大明馬首是瞻,對明仁支持自然也大。他這個王位,可是要比朱見深這個太孫還要穩的多了。

日本遷都江戶以後,將江戶更名為東京。依托江戶平原,大力發展農業,商業,雖然目前糧食依舊不能自給,但是有大明的支持,並沒有缺糧之虞。

而且日本大力發展勞務輸出,日本子弟是大明最喜歡的勞工。他們服從紀律,任勞任怨,不管是在礦山,還是在工廠,他們都是最受歡迎的。

他們這些人,每年都能為日本帶回大量的金銀,讓日本的經濟發展穩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