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

二月十三。宜安葬。

朱瞻基的六十六歲萬壽節過去四日,而福國公黃淵的葬禮在應天府舉行。

這次的葬禮朱瞻基親自主持,追封福郡王,以郡王之禮葬於鐘山,並且配享太廟。

這可以說是做到了一個臣子的頂端,再也沒有什麽榮耀可以相比。

當黃挺手捧父親牌位,將之供奉在皇城內的太廟正殿,更是引得無數的文武百官艷羨不已。

大明開國九十五年,如今才是“第三代”皇帝,能配享太廟的大臣不到三十人,配享正殿的更是只有十一人,而黃淵是第十二人。

太廟是皇帝一家直系的專門祭祀場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輩可享此殊榮。

一般的皇親都不夠資格,必須是近親或有功於江山社稷的皇親,還有就是有大功於社稷的臣子,經皇帝允許也可在死後享用太廟的待遇。

此後這些大臣也能享受皇帝親自祭祀,只要後輩不是犯下謀逆大罪,基本都能保證富貴榮華。

就連黃淵的妻子蕓娘也沒有想到皇上竟然能如此恩遇,一貫雲淡風輕的她,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痛哭不止。

次日,午朝之時。朱瞻基召見了從南洲歸來的其他黃氏族人,各有嘉賞。最後,黃挺順利繼承福國公爵位,三代以後遞降。

不過,如今的大明的爵位和職司已經在有意分開,黃挺雖然現在變成了福國公,但是他的職司依舊是外交部副部長。

黃軒這個外孫朱瞻基也沒有忘記,征詢了黃家的意見之後,將他調入了下馬橋化學研究院任職。

對黃家來說,黃淵的去世如同天塌了一樣失去了一個支柱,但是對大明來說,這也不過是一件小事。

生活依舊繼續,秦淮河畔的青樓裏,依舊燈紅酒綠。

對整個大明來說,如今本土蒸蒸日上,南洲安寧,東洲祥和。西洲雖然有一些戰爭,那不過是大明的軍隊在欺負人。

朝政清明,讓朱瞻基最近也省心了不少,現在他最關注的,還是西域與白人的交鋒。

說實話,朱瞻基並沒有把歐洲的白人當一回事,沒有了東洲的資源,他們局限在歐洲那疙瘩兒,這個時空是別想發展起來了。

朱瞻基故意留著他們,不是因為慈悲,只是為了給大明留一個外敵。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華夏人的內鬥能力,如果大明沒有外敵,自己人絕對會打的腦漿迸出來。

留下一個沒有多少威脅的歐洲,不僅有了一個練兵的機會,更能讓所有人有一種居安思危的思想。

所以,他是不會去費力滅了歐洲各國的,不管是從戰術上,還是戰略上,都不劃算。

而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文明需要競爭,需要繼續發展。

沒有了外敵,朱瞻基絲毫不懷疑大明會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這種事情在歷史上是在太多了。

在那樣的環境下,不論政治,法律,文明,還是經濟,科技,都會停滯不前。

戰爭的爆發,往往會全方位地促進社會的發展。

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的發展是那種躍遷式的發展。

像後世,世界的工業,電力,科技,醫藥等等,無一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奠定的基礎。

世界上的飛機,汽車,槍支,包括工業技術的奠基,都是那個時候就已經確定下來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一直到了計算機時代,才算是又有一個顯著的提高。

是後來的科學家們變笨了嗎?

不是,只是因為沒有了競爭的壓力,生存的壓力。

現在因為東方對西方的壓制,朱瞻基絲毫不懷疑歐洲人會積極學習大明的先進技術,增強自己的力量。

朱瞻基是期盼他們這樣做的,只有這樣,才會讓大明的科學家們緊張起來。

如今的大明雖然在一些應用科技,應用工業方面發展的很迅速,但是這是建立在朱瞻基的有意拔苗助長上面的。

大明的工業和科技發展還非常不均衡,能造汽車,是因為朱瞻基要求的,能造蒸汽式拖拉機,柴油發動機,是因為大明的太多土地無人耕種。

但是有了如此的技術儲備,卻沒有人能想到去造坦克。

大明現在的火槍儲備已經從連發槍到了AK47式的半自動步槍,這是朱瞻基嚴格要求下,才發展到這一步的。

但是因為沒有朱瞻基的要求,大明軍隊對火炮的期待不高,所以,如今的大明火槍制造技術已經到了二戰後期,但是火炮制造技術,卻連一戰時期都沒有達到。

這還只是朱瞻基關注的方面,而在整個工業領域,這種發展的不均衡問題更加嚴重。

比如說,汽車的發動機氣缸合金耐高溫,這個在後世都屬於高科技的問題,因為朱瞻基懂得鋁合金的應用,在氣缸,活塞,活塞環的制造方面,已經能保證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