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旅途(第2/4頁)

據《新唐書·回鶻傳》記載:都播,北瀕小海(貝加爾湖),骨利幹處翰海(貝加爾湖)北,又北度海(貝加爾湖)則晝長夜短。說明都播北瀕小海(貝加爾湖),而骨利幹地處翰海,又稱小海(貝加爾湖)之北,並且這個小海是可以渡過的。

《新唐書·回鶻傳》記載:有“俞折”部,據岑仲勉考證:此部居雅庫地區最北部的克萊瑪河入海口處北冰洋岸。

《新唐書》還記載:在東北亞雅庫等地區的西北部的駁馬。

“直突厥之北,距京師萬四千……北極於海”。此處在突厥北面距離長安一萬四千裏,是指駁馬的中心地帶距京師一萬四千裏,而中心地區到北極於海還有一段距離。

這也說明在唐朝,就已經大概摸清了北方的地理位置。

亞歐大陸由於帕米爾山結的存在極大阻礙東西方的交流。中原想要到達歐洲,只能通過絲綢之路翻越帕米爾高原。

但北方情景就截然不同,隨著緯度半徑不斷減小地貌也越平整,是北大西洋暖流以北受到北冰洋濕潤氣流影響的區域,騎兵可以一路從嶺北杭愛山快速機動到唐林城西方的喀山汗國。

而且這段距離僅僅只有三千多公裏,遠不如東漢首都洛陽到西域喀什的距離。

所以歷史匈奴遠遁歐洲、蒙古西征歐洲看似很遠,其實難度和嶺北機動到杭州是一樣的,任何勢力從嶺北右臂打歐洲,據上攻中原是相當方便。

除了發現一條平坦的前往西方的道路,成吉思汗還做了一件好事,那就是引導漢人在嶺北種地。

漢唐以來,所有人都以為這地方不適合耕種,忽必烈卻建五衛,每衛萬人,其中屯田者兩千人,屯田軍與其他軍人為二與八之比。

京師六衛,每軍抽兵士二人屯田,以供兵士八人之食。也就是說,十分之二的人屯田,就能滿足其余十分之八的人的糧食需要。

當然,這也是指嶺北的南部地區,至於北部地區,一年有大半年是凍土,什麽都長不出來。

大明為了吸引百姓遷移過來,這些年放開了不少小金礦的開發,在這條鐵路沿岸,有不少漢人和蒙古人的淘金者,建立起來了一個個小鎮。

不過這些小鎮大部分都是靠近車站所建,因為這裏還有不少的小型部落,根本不受朝廷管轄。

而且他們在山林間以狩獵為生,也難以捉拿。

至於大部落,絕大多數都已經臣服了大明。不服從的,也在修建鐵路的時候,就全部剿滅幹凈。

要不然,留著他們,鐵路線的安全根本沒有保證。

成吉思汗之後,蒙元人認識到了地理大發現對國家的用處。其後後,蒙元又對嶺北進行了四次大規模的勘測。

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和瑞帶隊,第一次走陸路抵達北冰洋,知道了通過昂可剌河(葉尼塞河)就能抵達北冰洋。

所以第二次他造了三艘大船,每艘船上一千人,沿著昂可剌河抵達北冰洋,並且帶回來了大量白銀。

前兩次勘測嶺北,是為了了解地形,第三次勘測,則是蒙元為了這片土地上的一些小型部落。

這一次對北極地區的探險是在完州人劉好禮為五部斷事官時進行的,不過嶺北的野人部落見他人多勢眾,根本不理睬他,見了他們就跑。

第四次對北極地區的探險是在大天文學家郭守敬為使其編的授時歷更準時,在元至元十六年向元世祖忽必烈提出在全國範圍搞測量。

他建議應在“遠方測驗日月交食分數時刻不同,晝夜長短不同,日月星辰去天高下不同”測驗。

該建議被采納後,郭守敬主持了這次對北極地區的測量及探險。

《元史·天文志》稱這次測量及探險為“四海測驗”。

郭守敬選精通天文測量技術人員十四人及兩百余一般測量人員,一千多輔助人員。

他帶領這些人在南北長一萬一千裏,東西寬六千裏的廣大區域每隔十六度設一測景所,全國設二十七個,最北的北海測景所,地點為昂可剌河入“北海”(北冰洋)處的北極圈附近。

這次試驗進行了包括“北極出地”、“夏至日影長”、“晝夜長短”三項天文地理的測量。

此次測量為元代改歷之重要依據。郭守敬主持的這次北海測驗,其內容之多,地域之廣,精度之高及參加人員之多,是時不惟在中國,在世界亦屬前所未有。

其後,蒙元在一百多年間對嶺北進行了多次小規模的探索,並且留下了珍貴的文獻資料。

不過他們因為缺乏對定位的精密測試,留下的地圖和資料只能作為參考。

朱瞻基從登基之初,就一直大力推進對嶺北的地形,地圖測繪。幾十年來,收集了大量的資料,並且編繪成書,放進了大學的國家地理書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