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克太子(第2/4頁)

東洲雖然礦產眾多,但是長久發展,還是那裏的廣袤土地最吸引人。

諾福克這裏雖然不像後世的紐約,費城,華盛頓這些城市一樣繁華,但是地理位置更好。作為輻射整個東洲北大陸的貿易中心,是非常合適的。

而楊章德守在這裏,還有一個重要目的,那就是防範歐洲人前往東洲。

而南大陸的提督是朱瞻基的表弟張武,他在正統元年前往南洲,由於西征的功勛,一開始就擔任了海軍指揮僉事。

正統二十年,他被朱瞻基擢升為梁國公,派往東洲南大陸。

而南大陸的提督府管轄範圍是亞馬遜森林以南的區域,駐地在後世的裏約熱內盧。

總督府只管海軍,貿易,提督府只管陸地上的商業,各個封國之間的協調,而封國內部的權力,被朱瞻基的兒子們自己控制。

為了利益,他的兒子們如今也是鬥的不亦樂乎,不過一切都是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

因為他們手裏直接控制的大明軍隊並不多,每人只有六千人。他們的勢力大小,更多是依靠當地的土人人數多少。

秦王是朱瞻基的三十四子,蘇王是朱瞻基的六十七子,他們的封地在後世的玻利維亞一帶,在他們封地的邊界線上,是後世的波托西城。

而那裏,有三座世界級的金銀礦,還有好幾座儲量非常豐富的金銀礦。

兩個兒子因為利益之爭,一直明爭暗鬥,但是沒有誰敢真正發動戰爭。

聽到解雲的匯報,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著令讓他們回返應天府述職,朕親自調解。”

一件件事務,在眾人的合力斟酌下處理完畢,到了午飯的時候,這一天的事務就處理完畢。

下午的時間,屬於朱瞻基的自由時間,不是大事,大臣們一般都不會來騷擾朱瞻基。

朱瞻基跟朱佑樘玩了一會兒,等他午睡了,又跟幾個妃子在一起說說話,看看書,時間就消磨了過去。

到了傍晚的時候,火車就進入了應天府。沒有人來歡迎,只有看到掛著皇家標志的火車進了應天府,那些老百姓才知道,他們的皇帝陛下回來了。

如今的應天府人口已經超過了四百萬,城市規模擴大了兩倍有余。

原本的夾江工業區是大明最大是工業區,但是現在,更像是一個研究基地,而不是工業基地了。

大部分工廠已經搬遷到了上遊的武昌府,如今留下來的工廠,除了少數供應應天府的物資工廠,主要就是研究基地。

工廠搬遷,是朱瞻基在十年前開始實施的,目的就是為了調節大明經濟的失衡。

因為重視海貿,大明的經濟失衡在這些年越發嚴重。

大明的沿海地帶,如今發展的都非常興旺。但是內地和北方,雖然也在向前發展,卻發展緩慢。

如今的東部,南部地區的經濟,占據了整個大明經濟水平的七成以上。

也就是說,從中原開始向西,占據了大明本土八成以上土地,四成的人口的區域,經濟收入只占了三成。

東南地區的經濟興盛,已經開始影響朝局了。朱瞻基開始考慮過遷都,但是因為還要控制東洲和南洲,他又一直下不定決心。

南洲和東洲的外領土對大明本土的經濟促進是十分巨大的,糧食,橡膠,石油,礦產,羊毛等等,都是如今大明工業騰飛的原料。

而遷都,涉及的問題非常大。

而且,朱瞻基也沒有考慮好,到底將首都遷移到哪裏才合適。

如今的大明不僅僅是個大陸國家,更是一個海洋國家。首都絕對不能考慮長安,北平這樣的城市,必須要有便利的航運。

從這個角度考慮,長江上遊的武昌府非常合適,那裏是腹心區域,輻射性更好。

但是,如今的長江可不是後世經過多年治理的長江,雲夢湖還在不停地向南移動,每年水災不斷。

雖然現在每年耗費巨資在治理河道上面,但是也只是修修補補,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而且更重要的是,武昌府那裏沒有龍脈,幾乎所有的大臣都不會支持遷都武昌府。

所以,朱瞻基目前只是準備將武昌府建成大明最大的工業中心,依托那裏便利的交通條件,將工業產品暢銷全國。

這些年,黃河上面已經修建了四座橋,但是長江上面,只修建了武昌長江大橋。

後世的南京長江大橋建成了以後,萬噸巨輪就不能再進長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栓塞,這個經驗教訓朱瞻基記的很清楚。

在還沒有實力修建跨度更高的橋的時候,在長江上修橋,是不利於後代發展的。

所以,大明的火車南北交通,目前只有武昌長江大橋可以直接過,那裏也成為了真正的交通咽喉。

如今,武昌府的發展非常迅速,漢口已經超過了應天府,成為大明發展最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