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4/4頁)

議會每半個月一次大會,幾乎每天都有小會,原本的六科被劃給了議會,讓他們對六部的任何的決策,都有否決權。

基本上,現在的議會,承擔的是後世美國參眾兩院的職責。

這裏面,只有國防部是超然的,只受皇室管轄。

就連全國各地將士的俸祿,也從原本屬於戶部的發展銀行,換到了皇室直管的商業銀行發放,為的就是不讓文官有遏制武將的機會。

權力的重新分配,新設立了三個一品大臣,減少了太監,就等於是削弱了皇權。所以這一點,也是李亮不能接受的。

但實際上,如今很少有小事還會打擾到朱瞻基,那些程序性的事務,包括一些瑣事,都在各部門內部就處理了。

朱瞻基要求也就是每個月兩次大朝會上,各部門要處理事務的存档交上來,以備核查。

目前看來,處處平衡,相互遏制。但是李亮的擔心並非沒有道理,那就是一切權利的衍伸是通過人,當主弱臣強的時候,難免不會人心思變。

可是這一點,朱瞻基也沒有辦法,他能做的就是建立穩定的規則,然後加強皇室教育,增強皇室與軍權之間的聯系。

聽了李亮掏心窩子的話,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最起碼也不會出現一個昏君,就壞了朕的千秋大業的延續。”

李亮嘆了口氣,不再勸了。坐的位置不同,考慮的問題自然不一樣。

他是一個內侍,一輩子考慮的是皇室的利益。但是朱瞻基不同,他不僅要考慮皇室的利益,更要考慮江山的長久延續。

現在,幾乎全世界都是朱家的子孫當權,跟兩百年前,成吉思汗的子孫差不多處境。

那些蒙元人,善於戰,疏於治,不到一百年,勢力大損,兩百年不到,曾經的龐大帝國就煙消雲散。

當然,現在沒有能跟大明競爭的對手,但是在治理方面,從來都不是靠單方面的強力壓制能持久的。

不論什麽時候,掌握平衡最重要,特別是在他之後的大明。

何況,現在的大明也不是高枕無憂。因為文明的大步跨進,朱瞻基雖然極力遏制,一些技術不知不覺被人學了過去。

正統二十三年,老帥鄭能,唐賽兒他們占領了後世的烏克蘭一帶,將兀魯伯驅逐到了歐洲境內。

可是在那裏發現,他們已經通過改進高溫空氣室,煉制出來了鐵水。

火槍最重要的就是煉鋼技術,至於加工技術,因為大明已經發展了三十年,不管是水車,還是蒸汽機的加工技術已經成熟。

那些人通過改進加工工序,很輕易就能打磨出槍管來。此後,這項技術迅速擴張開來。

西方如今火槍泛濫,而大明士兵的火力也沒有了絕對優勢。

正統二十九年,西方多國組成的聯軍,向烏克蘭進攻。鄭能一心想要占據烏克蘭糧倉,結果最後英勇戰死。

而後,大明士兵只能退回了裏海東岸。

而唐賽兒他們的地方軍,也丟失了伏爾加西岸的大片土地,如今據守伏爾加河東岸,與對方對峙。

對方的人數雖然多,火槍雖然多,但是火藥不足,也沒有炸藥,進攻無力,雙方現在算是平分秋色。

反點科技樹的現象,朱瞻基早有準備,大明的技術想要普及,讓對方學過去就避免不了。

所以他親自前往了一趟極西,目的就是為了給己方移民加油鼓氣,然後看情況是否繼續攀科技樹,將對方再打壓下去。

大明的內憂外患並不明顯,卻已經有了兆頭。假如他突然身死,大明注定會大亂一段時間。

既然明白,那就要未雨綢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