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 推讓

當探訪東洲的艦隊返回大明,首先得到的消息就是皇帝陛下欲禪位給太孫的消息。

在泉州的時候,艦隊就已經感受到了如今的大明,陷入了一種凝固一般的氣氛中。

從東洲回來的艦隊雖然自認功勛卓著,但是這個時候,也不敢張揚,從泉州開始,艦隊主帥候顯與副帥易信就給整個艦隊下令,保持低調。

原本,他們準備將所有艦隊直接帶回應天府再解散,但是經過商議,除了第一艦隊,其他各支艦隊的軍士,只帶代表返回應天府。

在這樣敏感的時期,如果他們張揚地大張旗鼓地返回應天府,很有可能會成為打破僵局的靶子。

這個時候,還是低調一點好啊。

要不是身負聖命,易信這個時候甚至想要直接返回膠州灣,遠離這個漩渦中心。

雖然朱棣這個大帝嘴上說要禪位,但是哪個敢迎合?對這個帝王的殺戮之心,沒有任何人敢忘懷。

假如他只是試探,這個時候卻湊上去,誅九族都有很大可能。

船到寧波,第二艦隊的大部分將士就與大軍分道揚鑣,返回山東沿海。

到了蘇州劉家港,大部分貨船也暫時在這裏停留,只有第一艦隊四千人,其他代表六千人,攜帶各族將近一萬人返回。

這兩萬人的陣勢,已經是精簡的不能再少了。

相比大明將士的戰戰兢兢,來自東洲的一萬各族代表,還有那些將士帶回來的女人們,卻充滿激動地觀察著這個繁華的國度。

東南一帶,本來就是大明富足之地。特別是近些年的南洋貿易,日本貿易大發展,東南沿海各處無不繁花似錦。

來自東洲的土著們看到那些一眼望不到邊的城市,看到那些阡陌縱橫的村落,還有那長江邊密密麻麻的水車,無不視為神跡。

在劉家港短暫停留的時候,候顯和易信終於從各個渠道了解到了應天府最近的局勢。

雖然皇上說要禪位,但是現在滿朝大臣和太孫殿下卻極力阻止。

如今皇上已經兩次自發禪位詔書,但是都被蹇義以及內閣封駁。

太孫也兩次跪拜在謹身殿外,懇請皇上親政,但是卻都被皇上拒絕。

這些日子,除了太子下葬,朱棣出了一次謹身殿。其他時間,他不是在後宮看戲,就是在謹身殿召見一眾老臣。

皇上不肯親政,太孫不肯處政,如今朝堂事務已經堆積了大半個月沒有處理。

不過,軍隊局勢非常穩定,因為皇上不肯親政,整個朝堂反而非常平穩。

候顯很清楚,如果皇上親政,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國不可無主,卻更不能有兩主啊!

候顯心又憂慮,但是易信卻放下心來。

他怕的就是皇上親政,剝奪了太孫的職權,那他們這些太孫黨就難以自處。

如今皇上不肯親政,也就代表不會有權力之爭。

即使現在皇上與太孫都不肯處政,但是現在大部分事務百官都能自處,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所以從劉家港出發的時候,易信又恢復了鎮定。

想到自己跟易信帶回來的黃金和白銀,以及探尋東洲的收獲,這次,一個侯爵肯定是跑不了的。

楊道在呂宋停靠的時候,就已經從大舅哥解禎期那裏知道了太子去世的消息,從太子想到自己的父親,他忍不住又輾轉反側,難以安睡。

與他開始想的不一樣,自己的父親和楊溥這兩個近臣,在太子去世以後,並沒有受到冷落。

自己的父親竟然還擔任了國子監的祭酒,而楊溥也擔任了司業。

這可是國子監的一二把手,並且管著上萬大明的候補官員,這兩個位置不能說不重要。

以前他認為自己的父親和楊溥會倒黴,現在他們卻被重用。

自己以為投靠了太孫會飛黃騰達,但是一場大風暴讓自己變成了罪人。

世事難料啊!

還有自己的妻子,當初不顧自己身份卑下,下嫁於己,自己沒有給她帶來榮耀,反而牽連了她。

不過知道妻子為自己生了一個兒子,今年已經三歲,還是讓他喜出望外。

這次回來,不管什麽樣的結果,他都要好好待她。

對於大舅哥這個狀元公,自請外放,而且還是來到蠻夷之地的呂宋,是在讓他驚訝不已。

一個狀元,如今像個泥腿子一樣,安排民眾種田,種樹,這種反差讓楊道差點以為是解家惡了太孫殿下。

不過知道了解縉依舊是內閣首輔,他這個知州是從五品知州,楊道就知道自己猜錯了。

一個狀元,最多也就是六品,現在直接升了一級,就要比同屆高出最低兩級以上。

而且關於他自請外放的原因,他卻語焉不詳,讓楊道心裏的疑惑更多了。

知道了楊道身上發生的事情,解禎期卻讓他不必擔心。遇上風暴屬於天災,雖然損失巨大,卻不能盡怪罪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