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2/4頁)

當然,最少短期之內,這是不可能的。

所有方陣聚集在了場地之中,形成了整整齊齊的方陣。鼓聲停止,李亮的聲音又再次響起:“所有將士,行禮……”

場地內的將士整齊地面向朱棣和朱瞻基單膝跪拜,右拳擊胸三次。

而不僅僅是他們,包括場地的民眾,這個時候也忍不住跟隨他們的動作,向朱棣行禮。

看到這一幕,朱棣忍不住心潮澎湃,也向所有人回敬軍禮。

今日的閱兵,讓他大開眼界,也極為滿意。

對所有大明人來說,這場閱兵都足以振奮士氣,增強自信,加強凝聚力。

但是對觀禮的數千外國使節們來說,如此雄壯的大明士兵,卻讓不少人感到恐懼。

特別是西北各族,他們大多都是一些墻頭草,一個強大的大明,對他們來說並不是好事。

一時之間,不知道有多少人都望向一個地方,那就是夾江工業區。

對他們來說,獲得大明制造火槍的技術,才是最重要的。

沒有火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敢反抗大明。

在閱兵式後面,是朱棣對立功將士的嘉獎,除了張昶和留守在撒馬爾罕的鄭亨,張信也依靠後面的戰功和繳獲,被進封為鄖國公,世襲隆平侯。

國家安寧,如今爵位的獲取越來越難,而且受了朱瞻基的影響,許多獲封爵位都是世代遞降,張信獲封鄖國公,讓所有人都羨慕不已。

當然,最受嫉妒的還是被封為彭國公的張昶,他從彭城伯直接進封彭國公,而且因為他是太孫的舅舅,還被授予中軍都督府左都督之銜,掌管京衛指揮使司,名副其實的大權在握。

轟轟烈烈的授勛儀式也與往常不同,朱棣親自召見了獲封伯爵以上將領,讓他們與自己一同在主席台前,享受全場十萬人的恭賀。

一直到日暮時分,這場慶典才落下了帷幕。

朱瞻基陪著朱棣,沿著獨立出口剛下到競技場外面,就看到了張昶守在那裏。

見到朱棣,張昶立即雙膝跪拜,俯首道:“臣參見陛下,參見太孫殿下。”

朱棣今天心情頗好,上前扶起他的臂膀讓他起身。“彭國公離家三年,不急著回家團聚,留在此處為何?”

張昶低頭道:“臣有幸追隨陛下西征,不過是憑借運氣立下大功。如今得陛下厚賞,卻心懷不安。臣資質愚魯,自知如今能得領軍大權,實乃……還望陛下能收回聖命。”

朱棣扭頭看了看朱瞻基,笑問:“瞻基以為如何?”

朱瞻基當然知道自己的這個舅舅能力不過尋常,當一個普通指揮使就已經是極限了。現在,因為自己的關系,他卻站在了許多名將的前面,自然心有憂慮。

朱瞻基笑道:“彭國公能認清自己的能力,這是好事。不過如今大明有了新式火槍,領軍作戰自然與過去不同,就連英國公,最近兩年也一直在研究新式戰術,不敢怠慢。所以,在新戰術面前,許多將領以往的經驗都不足為憑。讓彭國公掌京衛指揮使司,孤是放心的,只此一點,就足夠了。彭國公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今後多練兵,多學新式戰術,成一代名將也非難事。”

朱棣笑道:“彭國公可明白了?此事以後休再提起,回去吧……”

張昶明白了過來,讓自己掌管京衛指揮使司,是自己這個外甥的意思。他這個舅舅自然是不會害自己外甥,看來這個指揮使,是不接不行了。

張昶走後,朱棣招呼朱瞻基與自己一同上了龍輦,才說道:“張昶是個本分人,這樣的人,拱衛京城,朕也是放心的。真讓張輔這樣的人掌管京衛,朕才不放心了。”

朱瞻基笑道:“英國公這樣的名將,還是打發到外邊去的好。”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如今交趾逐漸安靖,瞻基可想好了如何安排他?”

一開始,朱瞻基是想讓張輔鎮守交趾的,那裏屢次反叛,讓大明耗費巨資,十數萬大軍深陷泥潭。

但是,當大明各軍裝備了火槍,拿著大刀,木棒跟大明作對的陳氏,就再也不能依靠地利跟大明作對了。

就在去年的秋季,黔國公沐晟,與胞弟沐昂,指揮使方政率一共統率七萬大軍,分別從雲南,廣西,交趾三路出擊,徹底清除了中南半島的反叛勢力。

如今的中南半島,只剩下了勃固(緬甸),大城王朝(泰國)兩個獨立勢力。其他的南掌,占城等國,都直接歸附大明。

中南半島既然已經平定,讓張輔再鎮守交趾那裏就有些不合適了。

畢竟那裏緊靠大明,而朱瞻基與朱棣已經定下了大明周邊不封建的基本策略。

朱瞻基笑著說道:“孫兒已經與英國公就此事聊過,孫兒有意將張家封到榜葛刺東北的山南地區,而英國公也已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