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三章 歸來(第3/4頁)

他的這次出行,不僅攜帶了一個超過三百人的官員隊伍,還有一個超過七百人的各種工匠,農學家組成了代表團。

當然,這麽多人不可能全部都是分配給東山州的官員,而是補充整個呂宋的官員。

他們首先抵達了呂宋的北明街,拜見了布政使許柴佬。

對朝廷一下子派了超過一千人抵達呂宋,許柴佬喜出望外。

呂宋從府升級為布政司,各級官員都缺乏的厲害,不要說一千人,就是再來一千人也有位置安排。

這裏面,年僅二十五,卻被授予知州一職的解禎期當然最受許柴佬的重視。

他不僅滿足了解禎期的各種要求,對解禎期帶來的一些官員,也都授予重任。

而且,為了表示對這位狀元的敬意,他還安排了自己兩個剛考過童生的孫子,拜解禎期為師。

對許柴佬來說,解禎期這樣的大才子,是最值得敬重的。

因為有一個這樣的上司,解禎期在呂宋為官,可謂是一帆風順。

但是,在一個初建的州當主官,從一開始,他就遇到了無數的困難。

因為這個州,現在連州府都還沒有確定好。

解禎期耗費了一個月的時間,把整個州都走了一遍,最終也選擇了後世的卡加延州府土格加勞的位置,建設州城。

這裏位於卡加延河的一處河灣,差不多位於整個河谷的中央地帶,下遊能容納大船出海,上遊與山間的土著聯絡也方便。

朝廷停收碧瑤金礦一年的產出,如今碧瑤金礦有四個礦坑,每年能產出十五萬兩黃金,除了給礦工的俸祿,給呂宋留下三成,每年能凈落十萬兩黃金以上。

十萬兩黃金,就是一百萬兩白銀,用來建造三座州府的城池,雖然不算寬裕,但是也絕對不少。

而且,如今大明的城池已經取消了城墻,少了這個最大的耗費,光是建造各個衙門,經費綽綽有余。

三十萬兩白銀的經費,吸引了不少大明境內的工匠和商戶前來,他們不僅帶來了各種技術,也活躍了當地的經濟。

半年多的時間,這裏的城市建設就已經初具規模。

而且,解禎期很清楚自己不會在呂宋幹的太久,他沒有將衙門建的富麗堂皇,而是從不多的經費裏面拿出了五六萬兩,在河邊修建了一座大型碼頭,還有多個市場和倉庫。

對他來說,做出成績才是最重要的。

城市的建設他除了監工,全部交給了工部的官員們操心,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教化民眾,興修道路上面。

他也拋開了自己狀元的架子,甚至親自帶著農戶下田插秧。

探尋東洲的使者返回,帶回來了不少農作物的種子和橡膠樹苗。呂宋是朱瞻基非常重視的甘蔗產地和橡膠種植地。

在朱瞻基的建議下,解禎期也選擇了在水稻之外,以種植甘蔗和橡膠為主。

呂宋當地的土人其實是比較懶的,當地物產豐富,各種水果應有盡有,他們對種田沒有多大的興趣,能偷懶就偷懶。

種水稻辛苦,但是種甘蔗和種橡膠就輕松多了。

甘蔗只需要一種一收,官府會直接在州城征收,然後運到糖廠熬糖。

至於橡膠樹,一次種植,多年受益。

所以在解禎期大力推廣橡膠種植以後,效果還不錯,如今在山谷的周邊地帶,已經種下了不少橡膠樹苗。

但是對面積有三萬平方公裏的東山州來說,現在的樹苗還是太少了。

今年年初,他從內監那裏得到了消息,知道前往東洲的艦隊將會在五月返回,七八月間,就能回來,而回來的第一站,就是呂宋。

所以這段時間,他都跋山涉水去了北明街多次。

一方面是遊說內監能給他多撥一點樹苗,一方面遊說許柴佬,讓他的東山州能多得一些樹苗。

只有這兩方面的關系全部搞定了,才有可能比別人得到更多的橡膠樹。

現在,許多官員對橡膠樹的種植並不熱心。因為橡膠樹不像水稻,甘蔗,當年就能有收益。

橡膠樹需要好幾年才能產膠,對官員來說,在自己任內,效績展現不出來。

但是解禎期不同,他很早就知道朱瞻基對橡膠樹的重視。特別是去年第一批橡膠被運回大明以後,朱瞻基立即安排了藍煙她們的化學研究院對橡膠進行了硝化和硫化處理,得到了一些橡膠樣品。

根據不同的處理方式,得到了不同軟硬度的橡膠產品。軟管,硬殼,橡膠能夠做出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許多東西,解禎期都是前所未聞。

只不過,因為橡膠數量太少,現在大部分人還不知道橡膠的重要性。

雖然在自己的任內,這些橡膠樹還不會有收獲,但是只要將這些樹苗種活,在太孫殿下那裏,就是大功一件。

叔父擔任內閣首輔,解禎期自然也就比別人多了一條重要的信息渠道,這也是他除了自身才華之外,最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