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拜見殿下(第2/4頁)

黃淵放下了手中的信件,問道:“何事?”

“陛下要來了。”

黃淵心中一驚,站起身來。“信使何在?陛下不是說下旬才出發的嗎?為何現在就要過來?”

蒙日束是個勇猛的蒙元大漢,早在朱元璋時期就已經投了大明。因為他的部下大都是異族,被委任為劉家港防衛所的指揮使,這也能降低不少貪腐。

蒙日束搖了搖頭說道說道:“還請總兵前去大殿接旨。”

黃淵不敢馬虎,起身正了衣冠,才跟著蒙日束兩人繞過一排公房,來到了衛所大殿。

一番程序下來,傳旨太監康利宣讀了聖旨,黃淵這才知道,朱棣早就待不住了,一到三月就像出來遊逛一番。

他已經決定,三月初五就從京城出發,然後從運河到蘇州遊玩一番,大了下旬,物資全部裝運完畢,就直接從劉家港出發。

聽說不是現在就走,黃淵的心情平復了一些。因為一開始各項準備工作就在進行,再有十天,這些物資就能差不多全部裝完了。

現在走肯定來不及,但是半個月以後走,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

而在蘇州府,因為皇上要來,整個蘇州城都沸騰了起來。

在大明初期,蘇州是張士誠的大本營,整個蘇州都是支持張士誠的。

但是張士誠在跟朱元璋的爭霸中失敗,蘇州也因此受了牽連。在大明初期,蘇州府一地的稅收,就占了整個大明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見有多重的稅。

從永樂之後這些年,蘇州府的稅屢屢下降,如今也算是國泰民安。而且幾十年過去了,當初認張士誠為主的百姓也大都死了。

朱棣願意到蘇州,自然也代表了他原諒了蘇州百姓。

從永樂十五年,蘇州府緊跟應天府的腳步,設置了不少動力水車。水車的設立,讓紡織,絲綢行業大為受益,這些年,蘇州的發展越發快速。

特別是蘇州知府劉麟,因為與馬家刻意攀交,在太孫那裏也掛上了號。他這幾年借助馬家的關系,與工部進行合作,致力發展工業和商業。

如今,蘇州一地的商稅,每年都超過了三十萬兩,位居大明除應天府外第三,僅次於寧波和泉州。

而寧波和泉州,完全是因為占了出海口的優勢。否則的話,還不一定有蘇州府強。

蘇州的百姓歡天喜地地迎接皇上,而在應天府,百姓則是歡天喜地地歡送皇上。

朱棣是個待不住的人,這些年只要有點借口,他就想到處跑。

以至於朱瞻基一直懷疑,原本的歷史中他五次北征,除了前兩次有點效果,後面幾次都沒有取得什麽效果,恐怕他不是為了北征,只是為了出去放風。

二月底的時候,他就想跑了,還是一眾官員勸住了他,認為他去了劉家港,只會拖累準備的效率。

而且他跟朱瞻基的權力過渡了不到一個月,百官也勸他,再對培養殿下一段時間。

三月初一的大朝會,朱棣幹脆就不上朝了,讓朱瞻基一個人上朝,他只是旁聽。

文臣議事自有規則,朱瞻基斷事自有分寸,這一切都讓他格外滿意。

不等散朝,他就宣布,三月初五他就出發,將領士兵先到劉家港,他要到蘇州進行宣慰。

朱瞻基暗自覺得好笑,朱棣現在就是個犟筋,有點為所欲為的,專門喜歡跟人對著幹的惡趣味。

不過,他早點離開也好。他走了,自己才好一步步地施展自己的抱負,省得旁邊還有個人約束著他。

三月初四這日夜裏,整個皇宮都沒有絲毫平靜。

朱棣出征,要比朱瞻基出征的派頭大的多了。

別的不說,光是禦廚,他就帶了超過兩百人,擅長各種口味,各種菜肴。

妃子他倒是帶的不多,只有四人,也包括了他近年來最寵愛的朝鮮韓妃。

一箱箱的行李被太監們裝運上船,旗艦的上下,內外,又被好好清理了一遍,可以說,連一只老鼠都沒有。

朱瞻基還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節奏,到了子時就睡下,睡了一個半時辰,才起床來跟朱棣一起祭祖,祭天。

破曉時分,朱棣帶著朱瞻基在皇城的承天門城樓上,發布了出征徼文,接著,下來就登上了前往閱江樓碼頭的龍輦。

一路上,文武百官都緊跟在龍輦之後,應天府的百姓,無不駐足歡送。

到了巳正,朱棣在文武百官的歡送之中,登上了旗艦,隨後他就一直站在船舷,遙望著岸上的百姓。

朱瞻基陪在他的身邊,等待著其他將士依次登船。

待所有船只都升起了行船旗,他才回頭跟朱瞻基說道:“瞻基,朕這大明江山,就托付給你了!”

朱瞻基雙膝跪下,跟在他身後的內侍們也都紛紛跪下。朱瞻基恭恭敬敬地向他磕了三個頭,堅定說道:“祝皇祖父旗開得勝,大勝而歸,孫兒在應天府為你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