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壽宴

張輔的忠誠是不用懷疑的,一個三十年後,以七十五歲高齡的年齡,英勇戰鬥赴死的老將,根本不用懷疑他的忠誠。

實際上,在明朝初期,不管是洪武朝,還是永樂朝,絕大多數的文官能做到不貪財,武將能做到不怕死。

這相比前宋,相比明朝後期,武將怕死,文官貪財的世道,差異是巨大的。

究其原因,不是人的道德素質更高。而是因為如今的文臣,武將,宦官三方相互制約的方式合理。

只要朱瞻基保持這個框架不動搖,任何一方都沒有絕對的權力壓制另外兩方。

留下張輔,不是因為怕他功高震主,而是要用他來穩定國內武將的心。

這一點朱棣顯然是早就跟張輔通氣了,但是作為朱瞻基來說,他也一定要跟張輔達成共識。

張輔不是一般人,一般人朱瞻基還需要在他們面前保持高深莫測。但是對於位極人臣,並且跟皇室關系密切的張輔來說,需要的是讓他清楚領會到上位者的心意。

張輔是個聰明人,朱瞻基同樣也是。

哪怕他因為年齡原因跟張輔在閱歷上有些差距,但是前世控制的產業有上百萬人,朱瞻基在權謀和閱歷方面的差距早就被彌補了過來,而且有過之無不及。

所以兩人之間不需要在這個場合進行多麽深入的交談,只是短短的三言兩語,一個眼色,一個表情,一種姿態,就能讓對方領會自己的意思。

相反,其他的勛貴借著這個機會與朱瞻基大打感情牌,這次朱棣出征,幾乎每一家都有子弟跟著前往。

大明的武將也需要傳承,也需要鍛煉,戰場才是最好的學校。

大浪淘沙,能在風浪中生存下來,表現優異的勛貴,才真正值得培養。

而留在京城的勛貴,現在已經能夠確定,不管還會不會讓太子繼位,朱瞻基注定會是未來的皇上,還是大權在握的皇上。

因為朱棣出征,大明的軍政,民政全部都交到朱瞻基的手中了。有這兩三年的時間過渡,朱瞻基就絕對不會讓大權旁落。

哪怕未來朱高熾能被朱瞻基念著父子之情,讓他在皇帝位置上過渡幾年,權力依舊會控制在朱瞻基的手中。

朱高熾,永遠只是個傀儡。

何況,按照現在朱高熾的身體狀況,他能不能活到朱棣西征回來,都還是一個問題。

朱棣不像朱元璋有二十六個兒子,他只有三個成年皇子。

朱瞻基也絕對不是朱允炆,他與前兩任皇帝有著相同的認知和權謀,而且,甚至更加出色。

如今的大明勛貴幾乎都跟著朱瞻基的身後有了共同的利益,這個時候,誰能成為他的對手?

沒有!

朱高煦已經認輸了,他在過年的時候向朱瞻基低頭的消息,早就傳遍了京城。

而且這次他還要隨皇上西征,並且想去西洲看一看,以後就準備在西洲打下一片江山。

朱高燧更不行,他在軍中最大的支持者就是常山衛指揮使孟賢,孟賢也是如今的保定候,亞聖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孫孟瑛的庶長兄。

如今孟瑛已經緊密地站在朱瞻基的身後,孟賢對朱高燧還有多少忠誠,也非常值得懷疑。

而且如今的朱高燧精力全部放在了賺錢上,早就擺明了姿態,要做一個富貴閑人。

所以,朱瞻基有很大可能成為第二個建文帝,直接以皇孫登基,但是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被皇叔奪位的建文帝。

朱瞻基當然知道這些勛貴的心思,他也需要這些勛貴來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絕對不會拒絕他們的依附。

只是重用不重用,這就不是由他們的爵位和官職來決定,而是由他們的能力來決定。

“殿下,如今新募兵員之事,陛下已經托付臣,只是這次募集兵員,主要就是為填補殿下的幼軍營,這募兵只標準,還望殿下示下。”

說話的是成國公朱勇,他是靖難之役第二功臣朱能之子,僅僅比朱瞻基大七歲,今年剛好三十歲,如今是中軍都督府右都督。

朱能早年任燕山中護衛副千戶,隨朱棣征漠北,驍勇善戰。

他在靖難之役期間奪取北平九門,先後擊敗耿炳文、李景隆,在靈璧俘虜平安等南軍名將,收降十萬南軍,累功至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國公,加太子太傅。

永樂四年,朱能擔任征夷將軍,征討安南,不幸病死於軍中,追封東平王,謚號武烈。

在朱瞻基前世的記憶中,此人也算忠誠,死於土木堡之變。

在這一世,他也早就將朱勇的事跡了解的清清楚楚。

他十五歲就死了父親,十六歲襲爵成國公,雖然如今年近而立,但是因為一直沒有征戰過,所以領軍能力如何,誰也不敢保證。

他如今雖然是中軍都督府右都督,但是並沒有掌府事,也就是沒有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