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對策與覲見

雖然朱瞻基的臉上露著笑,但是楊士奇從他冰冷的眼神感受到了讓他恐懼的殺氣。

能夠沒有經過科考,就成為大明文壇最頂尖的一撥人,楊士奇除了豐富的學識,還有著旁人難及的察言觀色技巧。

感受到朱瞻基施加的壓力,他不敢再顧左右而言他,連忙低頭長揖道:“殿下英明,這去年山東糧價高漲,主要是因為缺少南洋救濟糧。”

朱瞻基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跟朱高熾說道:“因為一己之利,置數十萬,上百萬百姓而不顧,這樣的貪官,千刀萬剮也嫌不夠。至於那些為虎作倀的商販,明知這些糧食是贓物也敢收。敢賺這樣的錢,那就要有償命的代價。”

朱高熾也不知山東災情的詳情,當山東官場形成默契,為了提升糧價,不將受災情況告訴朱高熾,他就只是一個聾子。

但是,整個計劃是他從一開始就策劃的,提高大明的糧食價格,也是他承諾了的。

雖然他沒有讓那些商人去買救命糧,雖然他也生氣下面的人不把全部情況告訴他,但是他也不能看著這些人被抓。

何況,這裏面還有孔家的人,孔家是儒家的代表,他們也是自己最堅定的支持者,自己怎能置之不理?

他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既然山東那邊並沒有大事,馬琪也已經伏法,這件事不如就從寬處理。”

朱瞻基笑道:“這件事孫兒只是替皇祖父辦案,最後還是要等三司會審,皇祖父裁決。”

朱高熾一想,自己真是昏了頭了。這件案子只要讓三司拖延一番,那個時候父皇就已經出征了,這件事最後不是由自己來決定嘛!

何必為了這件事苦惱,還來給自己的兒子施加壓力……

他的心情立即好了起來,笑著說道:“這件事我會好好調查一番,若那些商戶真的為非作歹,我也定當不會輕饒了他們。”

看著他的笑臉,朱瞻基的心裏只有淡淡的憐憫。

還有三天就是二月初一了,到時候,他恐怕會面臨人生最大的打擊。

他終究是自己這個身體的父親,這些年對自己也一直很不錯,所以朱瞻基的心裏會有愧疚和憐憫。

但是,在權力面前,朱瞻基絕對不會退讓,更別說,這不是一家之事,而是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未來路線的執政路線。

以他完全倒向儒家的搞法,只會把大明拖入深淵,而朱瞻基相信自己絕對不會。

哪怕現在他受到了朱瞻基的影響,對儒家的治國不再那麽迷信。

但是他現在利用儒家來為自己爭奪權力,鞏固權力,他這樣與儒家的合作,讓他又走上了歷史的老路。

一場風波還沒有形成就風平浪靜,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兩人滿意。

但是對楊士奇和楊溥來說,卻對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滿意,因為這件事本來是他們占據了主動優勢。

想要利用父子人倫來壓制太孫,為太子監國造勢,讓太孫看清自己的位置。

但是太孫一到,只是三言兩語,連打帶消,就化被動為主動,變成了牽著他們的鼻子走。

太子遠不如太孫精明,根本不是太孫的對手。而他們身份所限,能對其他人用的對策,在太孫面前都不頂用。

從皇宮離開的時候,楊士奇和楊溥的情緒都有些低落,太孫的強勢讓他們對皇上出征以後,太子的權柄控制有些擔心。

但是太子,太孫本是父子,在太子並沒有對太孫不滿的時候,他們連小動作都不敢做。

何況太孫此人雖然不夠德雅,卻是個厲害人物。如果自己這些人敢弄出一些是非,太孫一定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有這樣一個太孫在旁邊,太子真的能控制局勢嗎?太子不能控制局勢,他們這些人的政治抱負想要實現,也沒有機會。

他們與太子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他們不僅為太子感到擔心,更為自己感到擔心。

這些年,他們這些東宮屬臣可是被朱棣壓制的太狠了。

但是他們不知道,這已經是改變的歷史了。在原本的歷史中,因為漢王朱高煦的陷害,東宮屬臣除了楊士奇之外,全部被關進大牢。

包括楊溥,還有如今的內閣大學士黃淮等人,一直被關押到朱高熾登上皇位,才把他們全部放出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朱高熾對他們這些人心有愧意。登基之後,立即將他們擢升內閣,並且還給他們都掛上了尚書銜。

而這一步,是整個大明文官幹政的起點。

在此之前,內閣與堂部一個議政,一個治政,互不幹涉,還相互制約。

當權力集於一身之後,內閣從一個秘書咨詢機構,變成了一個國家的決策機構,控制了朝政大權。

如今他們這些人因為朱瞻基的強勢,直接讓漢王成為明日黃花,他們也沒有遭遇那麽多的打擊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