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格物學

永樂十三年,朱瞻基初見馬迪的時候,他還是一個不到十五歲的半大小子。

整整五年過去了,他從一個自然科學的愛好者,工匠的兒子,變成了一個大明在物理學方面的專家。

雖然在資歷上,他比不過許多大半輩子都投身這個方面的工匠,但是在對物理學的總結和研究上,他卻走在了最前面。

這主要跟他還沒建立起完整的世界觀,就被朱瞻基影響又很大的關系。

從小喜歡做工,喜歡研究,這給他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然後在十四歲的時候,遇到了朱瞻基,而朱瞻基為他打開了一扇世界的大門。

朱瞻基的滑翔翼只是一個開端,他的手工作坊讓馬迪見識到了許多稀奇古怪的東西。

關鍵是朱瞻基的引導,讓他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中國古代絕對不缺少對物理學的研究和應用,並且因此誕生了一系列享譽歷史的著作。

這些著作在民間是沒有機會看到的,許多已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但是,朱棣從登記編纂永樂大典,整個大明幾乎所有的圖書,皇宮裏都有收藏。

從《墨經》,《考工記》,《論衡》,《考靈》,一直到宋代的《天工開物》,皇宮內都有收藏。

就連朱瞻基從來沒有聽說過的唐代《劉賓客嘉話錄》,這樣偏門的圖書,皇宮內都有。

所有涉及到物理學,格物方面的書,朱瞻基從小就讓那些太監們幫他搜集出來觀看。

通過對這些書閱讀,讓朱瞻基很清楚中國古代在各個方面研究的成果和應用。也非常佩服古人在不了解事物本質的時候,就能以自己的一套經驗總結出一些結論感到驚訝。

當然也有一些在他看來啼笑皆非的結論,不過那只是因為眼界所限。

總體來說,古人對物理學的認識,絕不是後世人認為的那麽膚淺。

當然,因為整個社會對格物的不屑,導致優秀人才都去學儒,只有少數人研究格物。

這種對格物的不重視導致了人才的斷續,也導致歷史上缺少對物理現象的總結和歸納,顯得很零散。

比如曹沖稱象的等量替換,就是對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開拓思維。可是這件事發生了兩千年,一直要等到外國人侵略中國,把他們那一套拿出來的時候,中國人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古人早就采用了這種方法。

春秋戰國時期的《墨經》,其實就對力學和光學進行了歸納,杠杆原理在書中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並且因此誕生了秤,獨輪車等一系列應用的工具。

而且在墨經裏面,也闡述了光與影,小孔成像,凹透鏡,凸透鏡的原理,可惜的是,這樣的學問只能藏在皇宮的典籍庫裏,根本沒有人願意學。

因為學這些對改善一個人的生活環境沒有任何幫助,還會遭到打壓。

除了力學與光學,中國古人對其他學科的研究也並不少,比如聲學。

《莊子》藝術就記載了調瑟時發生的共振現象,這種基音與泛音共振現象的發現比西方早得多,歐洲直到十五世紀才由達芬奇首次進行共振實驗。

墨翟曾在地下設甕,利用共鳴現象,探查敵方挖洞攻城的計謀。到宋代曾公亮,在他的《武經總要》中,把這種方法稱為“甕聽”,這是聲學效應在軍事中的應用。

而磁學就不必多說了,指南針的發明就已經充分說明了中國古人在磁學研究方面的成果。

還有熱學,這又是一門被忽視的學科。

早在春秋時期,《考工記》就對熔煉金屬過程中,根據物體顏色判斷物體冷熱程度。並且形成了長期以來的鋼鐵熔煉工藝。

而在《論衡》中記錄了熱平衡,熱傳導及冷熱循環狀態下的物態變化。

三國時期的孔明燈,更是對熱學的一種應用。

至於電學,雖然這門學科是後世才有的,但是實際上,這門學科的記載是從人類文明歷史出現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

古時候雷電交加,點燃大樹,人們就對雷電有了認識。

《漢書》中記載了尖端放電,避雷知識和有關裝置。

西漢時期《博物志》就記載了摩擦玳瑁,能夠讓玳瑁帶電,吸附小顆粒。

《論衡》中記載了利用磁石摩擦生電。

到了唐代,《玄真子》一書裏面就已經對雷與電之間的聯系和分別進行了科學的分析。

但是所有這一切,都只是零散的應用,很少有像秤一樣,能從古應用到現代的工具和理論闡述。

這不僅僅是古人只重應用,不重理論,關鍵還是缺少其他學科發展的土壤。

朱瞻基自己是沒有時間,也沒有興趣研究這些的。所以在遇到還不到十五歲的馬迪的時候,他把這些書全部送給了馬迪,讓他這個本身就對物理學有興趣的大孩子來研究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