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驚喜

從永樂十三年,馬致才被朱瞻基提拔,負責組裝了第一台簡易車床,馬致才就成為了大明數得上的機械專家。

他這個專家從從九品到六品高位,帶來不僅僅是榮耀,還有巨大的壓力。

為了保持自己的優勢,為了馬家的榮耀,他不敢懈怠,這幾年一直都沖在各種機械改進的前線。

從第一台車床,第一台磨床,第一台聯動車床,第一台重型壓鑄機,他都一直參與其中。

在朱瞻基前往西洋的三年間,他與工部的一眾工匠,通過對蒸汽機的改進,已經能夠讓蒸汽機發揮比水車更加平順的動力。

只是沒有得到朱瞻基的允許,如今的蒸汽機技術依舊停留在研究院,就連內監的壓鑄廠裏面,也只是安裝了一台試驗性質的蒸汽機。

蒸汽機的原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利用水燒開之後水蒸汽排放產生的動力來帶動機械的運轉,知道了原理,想要設計出聯動裝置並不困難。

困難是給蒸汽輸送管道密封,還有建立關一套可靠的聯動裝置,能夠把蒸汽機的動力利用起來。

在水車聯動機械裝置逐漸完善起來的時候,其實這套聯動裝置也不難了。

但是,僅僅是利用銅管來完善蒸汽的壓力的輸送,就耗費了幾十個工匠經過三年的潛心研究。

他們利用銅管,銅皮夾上木屑凝結的墊片來進行密封,加上如今已經開始大量應用的螺絲,螺母,才終於讓蒸汽機的動能得到充分利用。

朱瞻基進入研究院的這個大倉庫的時候,加熱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壓力逐漸上升,蒸汽機罐體上方的幾個減壓閥依次開始跳了起來。

雖然有朱瞻基的提醒,但是現在工匠根據朱瞻基的提示,做出了常溫水銀溫度計,卻還不能做出高壓測試計。

但是不能因此就小看了古人的智慧,他們雖然不能制作出精密的壓力表,但是卻能通過不同的減壓閥來測試壓力。

在罐體的上方,有五個重量不同的減壓閥,在第四個減壓閥跳起來之後,就說明壓力已經夠了,可以保持火力。

如果第五個跳了起來,就必須開始滅火,減小火力,不要讓壓力倉的壓力過高。

因為一開始沒有掌握好分寸,雖然有朱瞻基的提醒,還是爆炸過一次,當場死了兩個人。

要是在中國古代的正常情況下,蒸汽機的研發肯定就停了。但是這是朱瞻基要求的,不要說死兩個人,就是死兩百人,兩千人,這件事也會繼續研發下去。

朱瞻基對蒸汽機也不熟悉,這個設備雖然簡單,但是如何將氣壓變成動力,絕不是一個外行靠幻想就能實現的。

相比之下,他對單缸柴油機還更熟悉一些,因為他小時候,家裏還有一台手扶拖拉機,他經常幫他父親維修過,知道柴油機的工作原理。

但是他沒有想到,蒸汽機竟然也跟汽缸有關系,而且必須通過汽缸才能實現氣壓的動力轉換。

在沒有見過蒸汽機的動力轉換之前,朱瞻基偶爾想到這個發明,還一直在想蒸汽機如何將氣壓轉換為動力,卻一直想不通。

但是現在看到實物,他徹底明白了過來。

所謂蒸汽機的工作原理,跟內燃機差不多,內燃機的缸體,活塞,進氣口,排氣口,蒸汽機同樣有。

通過氣壓沖壓活塞,帶動連杆,曲軸,然後才能將能量轉化為動力。

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他絲毫不懷疑內燃機的出現,其實就是根據蒸汽機的原理來的。

只不過,後世在工藝水平達到了成熟之後,自然而然就出現了內燃機。

眼前的蒸汽機將氣體通過銅管,連接在了兩個簡易汽缸上面,通過活塞的往復運動,兩個活塞不同時的上下,帶動機械的運轉。

由於蒸汽機具有恒扭矩、可逆轉、運行可靠的有點,它比水車的動力更加可靠,而且,還不會因為水力的影響,影響到機械的運轉。

更讓朱瞻基驚訝的是,馬致才他們根據車床的工作原理,給蒸汽機增加了一個離合裝置,還利用不同的齒輪配比,給蒸汽機的動力提供了不同速度和扭矩力的不同選擇。

這等於是裝上輪子,就直接能變成汽車了啊!

這真是太讓朱瞻基驚訝了,他根本沒有想到他們這些工匠能達到這一步。

不過轉過頭來在想想也能理解,因為大明不是一點一點摸索,而是在朱瞻基的指導下,先出現了車床,機械紡織機,沖壓機之後,才有發明的蒸汽機。

既然是用蒸汽機來取代水車的,那麽他們這些人自然會考慮到蒸汽機的應用性。

車床,鉆床,磨床需要快速,紡織機需要慢速,沖壓機也需要慢速,還需要大扭矩。

所以為了取代水車,他們自然會考慮蒸汽機的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