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案

宦官在大明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在征戰異族的過程中,凡是抓獲了異族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是閹割了送進宮當太監。

所以在明初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大明的太監數量眾多,還大半是異族。

在土木堡之前,宦官勢力因為跟皇族唇齒相依的關系,他們的勢力比文官階層,比武將階層還要大。

因為他們的手裏掌握了大明的財政大權。

明朝的內監,清朝取代內監經濟大權的內務府,都是當時全國最大的機構。

清朝之後,因為太監數量不足,康熙成立了內務府,職官就有三千多人,管轄人員超十萬。

但是他們的權力還遠遠小於大明初期的宦官勢力。

因為內務府還只是管轄旗人經濟事務,而如今的大明太監們管轄著整個大明的幾乎所有經濟事務。

大明的朝廷除了納糧,繳稅,其他任何經濟事務都把持在太監的手裏,包括上交皇家內庫的賦。

除此之外,手工作坊,商業行為,大到開發礦山,小到種茶養蠶,全部都是內監管轄。

開礦是內監管,織布是內監管,絲綢是內監管,海關是內監管,陶瓷是內監管,茶葉是內監管,幾乎沒有內監不管的。

而除了這些,還有大量的內監被安插在各個軍營裏面,從上到下對每個軍隊進行監管。

然後還有皇宮的內庫,各地的采買使,稅監,各個王府的下人等等……

十二監,四局,八司,總共究竟有多少太監,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他們這個龐大的群體之中不乏英明人物,比如王彥,不論行軍打仗,還是皇宮總管,都幹的無可挑剔。

還有鄭和,候顯,王景弘等,這可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但是相對大明數量眾多的內監,優秀的人才終歸是少數的,大部分人因為成為了殘疾,都有著與常人不同的極端心態。

或者說,多多少少都有一點變。態。

有身體不行,依舊好色如命的。

有因為身體不行,喜歡折磨人的。

更多的卻是通過對金錢的控制,來滿足自己的私欲的。

他們貪財跟官員,跟普通人不一樣。

因為官員和普通人除了為滿足自己享受之外,更多的金錢是為親人們留著。

而他們卻更多是自己享受,並且在內侍階層裏面毫無顧忌地攀比,炫耀。

朱棣知道這件事嗎?當然知道。

但是他不在乎。

因為太監的圈子不大,他們貪的這些錢大部分依舊是在這個圈子裏面流通。可以說,皇室想要拿回來,連手都不用伸,一張嘴,他們自己就送上來了。

所以在朱棣看來,天下的錢都是自己的,內監們貪一點比在百姓手裏更好。畢竟內監們跟自己更親近,這貪汙的錢,跟自己的沒有區別。

所以,皇室不怕太監貪,只怕他幹事不行。只要能幹,你貪再多我都不在乎。

而馬琪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為了金錢可以毫無底線,那些金銀就是他炫耀自己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

但是他很會做人,他對百姓苛刻,轉過來對皇室更忠心,甚至貪汙的金銀,在是在他手裏轉了一圈,後面又進了皇家的內庫。

他在乎的不是金銀,只是在金銀掠奪過程中帶給他的滿足感。

朱棣能忍這樣的人,但是朱瞻基最厭惡的就是毫無底線的欺壓百姓的行為。

在交趾,就是因為他絲毫不顧交趾百姓的難處,逼著百姓賣兒賣女也要湊夠他要的金銀,導致了永樂十三年的造反。

也因為他的沒有底線,他跟當時的承宣布政使黃福結下了大仇,雙方都恨不得對方死。

也因為他這種沒有底線,當初他想要擔任大阪的鎮守使,被朱瞻基否決,但是後來他成為了從南洋向大明運糧的轉運使。

他雖然是皇室的家奴,但是屬於是朱棣的直系家奴。

他沒有直接得罪朱瞻基這個還沒接管家業的繼承人,朱瞻基也不能因為他的過錯來懲罰他。

但是這件事,如果說沒有馬琪的手腳,朱瞻基是絕對不相信的。

而且,哪怕他沒有動手腳,朱瞻基也需要一個對象來立威。

所以,這次就算他倒黴吧!

只有處置了一個拿得出手的內監中官,那些敢對百姓活命糧動手的官員,也才能按律追究其責。

房間裏面只剩下了朱瞻基,金闊,李亮,還有一個楊章德。

朱瞻基嘆了口氣,沉默了半晌才說道:“林三這些人的事你不必插手太深,你的精力給我主要放在調查糧食到底是被誰貪沒了,倒賣了,買家又是誰?”

楊章德輕聲說道:“殿下,如果涉及到三品以上官員呢?”

錦衣衛雖然負責監督百官,但是對三品和三品以上官員是沒有調查權的。當然,這也不是一定,關鍵還看是誰在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