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3/4頁)

那些碼頭的搬運工們,在火槍口下死了十幾個人之後,一個個只能老老實實地搬貨。

在羽林衛學的士兵回來之前,朱瞻基也不急。用了足足半個月的時間,才將如山的棉花,絲麻,羊毛等裝上船。

這個時候,艦隊裏面除了朱瞻基的一艘備用旗艦,其他的船上全部裝滿了貨。

朱瞻基讓人留下了兩艘船的棉花,其他的船只,則準備返回大明了。

除了裝船,朱瞻基也派出了少量的艦隊,對逃跑的埃米爾進行了追擊,但是沿著海灣轉了一圈,只發現了他們丟棄燒掉的船只,人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

但是大明艦隊也沒有跑空,他們搜尋了一大圈,只要發現超過八百石的大船,全部點火燒毀。

他們不知道燒掉了多少船,讓整個波斯灣沿岸的部落,一個個敢怒不敢言,全部回到了原始社會。

大船的建造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光是制造大船的木材,最傻都要陰幹三年以上。

大明軍隊這把火一燒,在兩三年的時間內,不怕他們又造出大量的戰艦。

對於上岸追擊敵人,朱瞻基沒有興趣,這件事還是留給朱棣以後來幹吧!

更何況,現在的帖木兒國雖然四分五裂,但是他們的士兵戰鬥力非常強,如果大明人的手裏沒有火槍,一對一恐怕還不是對手。

朱瞻基要是在陸地上發起戰爭,即便是能打勝仗,過程也將是艱難的。

他現在身邊人手不多,有損失了心疼的也算他,還不會讓朱棣開心。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還是讓別人去做吧。

只要能繪制南方的地圖,回去給朱棣交差,回去了就是大功。

當派出去的三千人陸續回來,朱瞻基故意當著賽夫丁的面表示,道途險阻,發兵困難,不準備去打帖木兒國了。

這個時候,賽夫丁真要哭了。

他一直希望大明能夠跟沙哈魯打一場,將對方打怕,不敢南下。

但是現在大明不打,等大明一走,倒黴的就是他了。

朱瞻基當然懶得管他,反正他們是一個民族,沙哈魯總不會殺了他,無非是問他要點財貨。

他們這次跟大明的交易又要大賺一筆,就是全部交給沙哈魯,也不會傷筋動骨。

朱瞻基不是沒有想過也劫掠他們一番,但是想想還是不能這麽做。

首先,大明以後征伐帖木兒,在南方需要這樣一個據點。如果這裏什麽都沒有了,以後大批大明士兵來了,後勤都是大問題。

其次,還是一個國家形象問題,大明這個天朝上國,總不能擺出強盜做風,這對以後的統治,管理,制定國際規則,都非常不利。

何況,搶一次就會引發百年仇恨,還不如留著慢慢賺他們的錢。

鄭和這段時間一直沒有閑下,不過他的精力並沒有放在應對帖木兒人身上,而是放在了海峽對岸的阿拉伯半島上。

這塊土地上大部分都是沙漠,只有少數的山地和綠洲。所以不管是馬穆魯克王朝,還是奧斯曼王國,包括帖木兒國與現在占領巴格達的黑羊王朝,他們都對這裏沒有任何興趣。

在半島的西北部,如今還屬於馬穆魯克王朝。但是西南部,依舊是一個個小部落組成,他們在沙漠中的綠洲上艱難生存。

鄭和趁著大軍駐守在忽魯謨斯,也到了對岸各個部落之間了解情況,像曾經的陳誠和馬歡一樣寫一本西域各國概況。

朱瞻基對他並沒有約束,反而很支持他的行動,因為現在的大明,就是缺乏對外界的了解。

在數千年來,華夏因為富饒的土地,一直偏安一隅,從來沒有向外界發展過。

而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小的可憐。

拋開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華人對世界的影響力,實際上微乎其微。

在世界公認的對世界有影響力的大帝國裏面,從來都沒有東方帝國的名字。在這方面,不要說跟蒙元帝國相比,就是跟小小的奧斯曼帝國,波斯帝國相比,也大有不如。

華人為什麽在南洋站在最上層還一直被欺負,後世為什麽華人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不受待見,這都是因為文明的影響力從來沒有被接受過。

儒家在東方是立國之本,但是拋開少數幾個東亞國家,有誰知道什麽是儒?

後世國家強盛以後,一直不遺余力地推動東方文化融入世界,但是舉步維艱。相反,因為經濟發展起來了,占便宜的人倒是不少。

朱瞻基想要推動全球殖民,讓華人占據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光是打打殺殺是不夠的,更主要是推動東方文明對世界的影響力。

如果後世的不管白人,黑人,都能遵循東方的那一套行為準則,這才是最大的成功。

四月的波斯灣已經炎熱無比,特別是船上更是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