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控制手段,解開心結(第3/4頁)

……

……

與此同時,鄭和與朱真率領右軍,沿著大明南海一路西行,向著交趾的方向行進。

雖然交趾與大明接壤,但是從泉州出發,距離呂宋的距離更近一些。加上此時正是正北的信風期間,南下的船隊速度更快,朱瞻基他們抵達呂宋的時候,右軍才行駛到儋州海域。

鄭和這些時日一直在後悔自己低估了朱瞻基的控制力,自己原本以為微不足道的小事,現在卻導致了兩人之間有了巨大隔閡。

他的權力就來自於皇室的信任,當缺少了信任,他的權力自然就變小了許多。原本許多可以一言決斷的事情,現在都有些畏手畏腳了。

最明顯的例子,如今艦隊的海軍總兵,第三艦隊的總兵官朱真,就因為朱瞻基對他的態度,娛樂一絲提防。

這段時間,他一直喜歡跟最近備受皇上和太孫重視的中和子閑聊,這個醫術出眾的道長,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有著非常吸引人的魅力。

每次跟他聊天,總能讓鄭和覺得很舒心,一切煩惱在他這裏似乎都能找到答案。

鄭和知道,他是一個真正的高人,更是擁有讓人敬佩的濟世情懷。以七十三歲的年紀,遠赴萬裏到交趾,就是為了尋找解決瘴氣的方法。

鄭和也與他就宗教信仰,進行了一番探討,可是關於這方面,中和子也沒有答案。

鄭和對綠綠和佛教都有深入的研究,甚至因為明朝將道教列為國教,對道教也有一些研究。

他一直在思考宗教之間的差異,並且對各種宗教的教義進行研究,想要尋找出一條相同的出路。

不論什麽宗教,在正義、愛人、施舍、愛仇敵、禁食、禱告、光明、勿愛錢財、毋論斷人、真誠無欺、聽道行道等方面,都有相同之處。

在各種道德標準上,所有的宗教也都大同小異,可是為什麽,這種普世,慈愛在面對不同的信仰的時候,卻會變的暴力,殘忍呢?

他去過很多小國家,在不同的信仰之間,似乎根本就沒有和平相處的道路。

部落與部落之間的廝殺,鬥爭,百年不絕。耶路撒冷幾千年來征戰不休,印度教派在南亞將佛教幾乎滅絕。

全世界唯有大明,在強權的統治下,讓佛教,儒教,道教三教合一。

但是大明只有一個,在其他地區,沒有任何一個政權能夠統一各方勢力,甚至強權還成為宗教的打手,而不是能控制宗教。

所以鄭和一直期望大明的勢力能夠統一世界,讓所有的地區人們都能和平相處,這是他認為能夠得到和平的方法。

當然,這只是他個人的一點小期待,從來不敢與人說。他不知道,要是讓朱瞻基知道他是這樣想的,一定會更加重用他。

一個國家統一世界,這是朱瞻基都不敢幻想的事情。要是現在的大明擁有後世的科技,這件事還有可能。

但是在這個時代,落後的科技拉長了空間的距離,一個國家想要統一世界,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從應天府發布一條命令到耶路撒冷,恐怕要一兩年的時間。派兵過去,要是走陸路,一年都走不到,試問這樣的情況,如何能有效管理。

統一世界,不過是一個夢想而已。

就像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這句話從道理上來看,似乎是對的,但是實際上,根本不可能。

先不說地球在轉動,也不說宇宙間根本沒有支點,更不提沒有這麽大的杠杆。

就假如滿足所有的條件,假如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長杠杆,並且找到了合適的支點,阿基米德就能舉起地球嗎?

假如阿基米德真能將地球舉起一毫米,他的手握杠杆的一端在宇宙空間裏就需移動一個大圓弧,這個弧的長度大約是1×10(17)km。

也就是說,阿基米德如果要把地球舉起一毫米,如果阿基米德舉起的速度是每秒一米,那麽根據方程式來計算,大約需要三億萬年!

可見阿基米德即使是用一輩子的時間接著杠杆,也不能把地球舉起像極細頭發絲那樣細的一段距離。

在當今的條件下想要統一世界,也只是這樣的一個美夢。

因為不論從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滿足不了管理的條件。

所以朱瞻基會想著要分封,然後只是占領地盤,發展人口,而不是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

不過,中和子對鄭和的心思倒是非常贊賞,因為他們都是懷著濟世之心的人。

他們重視的是道,而不是具體的措施或者說方法。

當他們來到了交趾,英國公張輔給了他們極大的面子,親自從升龍府來到了海邊鴻基煤礦這裏迎接他們。

這個綿延幾百裏的巨型煤礦依舊被叫做鴻基煤礦,並且是朱瞻基親自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