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琉球

從四月三十日發動攻擊,到六月二十六足利義持自殺,活捉稱光天皇,這場針對日本的軍事行動僅僅持續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大獲全勝。

但是,從永樂十三年,朱瞻基正式籌謀日本攻略,到如今,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半。

即便是從朱瞻基第一次軍事行動,到現在,也進行了九個多月的時間。

因為朱瞻基的溫水煮青蛙策略,這次大明雖然從日本剝削了上千萬兩白銀,另外還劫掠了數不清的物資和古董。

但是這些物資大多來自本來就是敵對大明的將軍和名主,所以整個日本現存的將軍和名主,對大明的印象並不壞。

他們甚至因為大明現在實行自由貿易政策,對大明有了更加親密的依賴。

特別是那些中下層的百姓和奴工,以前他們穿不起衣服,吃不飽飯,但是現在卻有了便宜的布料,有了低價的糧食,對大明更有好感。

八月初二,當大明的主力艦隊離開大阪灣的時候,有數十萬日本百姓都前來大阪送行。

雖然他們的主要目的是送行他們的國主,但是也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對大明士兵的離去,有些戀戀不舍。

他們生怕大明的士兵離開以後,物價會再度攀升。在獲知大明並沒有中斷與日本的聯系,還會設立永久的市舶司以後,才放下心來。

看到這一幕,朱瞻基心裏的最後一絲擔心才徹底消失。

這個時代,雖然國家與民族的概念已經有了,但是依舊是家國天下。

老百姓對誰是皇帝,誰統治其實並不是特別在乎,除了中上階層會有一些抵制,下層的百姓都是誰能帶我過好日子,我就支持誰。

看到這一幕,朱瞻基也在暗想。後世如果不是經過了民國的民智開化,如果日本提前幾十年,在清末就提出大東亞共榮圈,侵略大陸,恐怕真的有可能讓他們成功。

但是他們晚了幾十年……

從清末的反抗意識崛起,到民國的軍閥混戰,各種思想文化的碰撞,導致了普通民眾對世界的認知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所以,他們後來哪怕是幾乎占領了大半個遠東,卻已經晚了。

民族意識的覺醒,世界殖民歷史從土地占有到經濟控制的蛻變,讓日本人最後以失敗告終。

話說回來,雖然朱瞻基覺得日本與朝鮮是負累,只想利用他們的生產力,卻不想被他們的人口拖累。

但是從政治上割裂,在思想上統一,似乎也非常可行。

朝鮮和日本與大明基本是一個人種,從外表上來說,比漢人跟蒙元,藏族,西南的少數民族更相近。

而且他們也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在文化上同根同源,這種思想上的統一,非常具有可行性。

西南和北元雖然與漢人算不上一個人種,但是因為土地的相連,朱瞻基絕不會放棄政治上的統一。

他們雖然在經濟層面注定會成為大明的負累,但是政治統一的必要性是有的。

日本孤懸海外,只有大明和朝鮮兩個鄰國,人多地少,土地貧瘠,所以是大明天然的人力資源地。

思想上的統一,可以讓他們死心塌地為大明效力。政治上的割裂,不屬於一個國家,大明人卻又比日本人過更好,這會讓日本人將成為一個大明人作為一生奮鬥的目標。

只要世界的層次不發生變化,每一個出生的日本人都會為了成為一個大明人奮鬥。

這比大明直接統治他們,好處要更多。

至於朝鮮,這個地方雖然與大陸相連,但是國家自然環境與日本差不多,也不能成為大明發展的踏板,所以朱瞻基暫時還沒有考慮過他們。

反正目前將他們跟日本一樣對待,說不定一百年以後,他們哭著喊著想要加入大明。

隨同大明艦隊一起離開日本的還有數百名日本的代表,他們以如今的幕府第五代將軍足利義嗣為首,向大明進獻國書。

同時,他們也是仰慕大明文化的一些上層人士,想要跟大明保持更親密的關系。

除了政治,還有經濟……

對於一個飯都吃不飽,衣服都沒有穿的國家來說,能夠通過山裏的金銀買到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就是幸運。

但是千年以來的長久往來,日本不僅僅想要買,他們更想能自己創造。

所以全盤向大明學習,也是這個時代的日本有識之士的共識。

朱瞻基當然不會把最先進的技術傳授給他們,但是通過產業調整,將一些低級技術傳授給他們,繼而通過這種方式影響他們國內的經濟,還是可以的。

當然,朱瞻基永遠不會讓他們吃飽,因為這個國家可是一個白眼狼,喂飽了,他們就會奢望更多。

反正就是把他們吊著,給點好處,卻又不能喂的太飽。

這些日本人可不知道朱瞻基的想法,雖然大明這次燒了大阪,甚至差點燒了京都,但是也直接打壓了一大批當權的將軍和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