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劉江抵京(第2/2頁)

見對方安排的如此妥當,劉江也就客隨主便,只帶了兩個貼身的侍衛,隨著李亮上了一艘掛著內監的擼船。

京師人多路狹,處處禁止馳馬,所以有時候坐船,比騎馬還要快一些。

劉健眼見已經快要中午,心裏想著這個時候進宮,爬上免不了要跟太孫共進午餐。剛入京就能獲得如此禮待,這個海軍都督又無掣肘,怕不是要否極泰來了。

小舟沿著秦淮河一路逆水而上,行進的速度並不慢。李亮讓小太監給劉江泡了一杯茶,這才又說道:“都督一會兒科先去兵部報備,今日見了殿下,明日想必就能得皇上接見。”

劉江拱手說道:“少監考慮周全,江感激不盡。”

作為回京述職的都督,非是為緊急軍情,能在三天內排到覲見的班就很不錯了。

因為得了太孫青睞,現在又能得皇上青睞,這對劉江來說,簡直跟做夢一樣。

李亮笑道:“此乃殿下安排,咱家可不敢居功。最近幾日,殿下除了操勞農莊建設,就一直等著都督進京。殿下既望都督能在海軍事務上協助殿下,想必都督心中也有了章程。”

雖然摸不透李亮在太孫面前的作用,但是他既然已經說出了這番話,劉江也就只能讓貼身的侍衛拿出了來京途中寫下的組建海軍方略。

李亮也不避開劉江,就直接打開了細致觀看。小舟行了大約半個時辰,抵達了長安斜街附近的會同橋,然後停了下來。

這個時候,李亮也堪堪將此方略看完,然後又遞給了劉江說道:“都督果然是資歷豐富,許多構想發人深省。不過,咱家以為,今日你倒不必拿出這份方略,我這裏也有一份方略,你先看看再說。”

劉江內心抱怨,剛才半個時辰都耽擱了,如果早一點拿出來,也不至於沒有時間看了。

不過這個時候,他也只能表達謝意,接過了李亮遞過來的一疊竹紋紙。看了看封面,他就愣了住,因為這一份的方略,跟他寫的名字竟然完全一樣。封面上面都寫著《海軍籌備方略》。

一上岸,不顧路上行人,他就打開了這份方略看了起來,在見到太孫之前,他必須要把這份方略也大致看一遍,知道太孫的想法。

等一打開,他就被裏面的內容給迷住了,這倒不是太孫的文采有多出色,而是相對於他拿出來的方略,太孫的這份方略要細致的多,許多他根本沒有想到,根本沒有在意的地方,竟然都事無巨細地寫了下來。

一路走,一路看,來到府軍前衛,他只是匆忙地洗了一把臉,換了一身正裝,又讓貼身侍衛幫他梳了頭發,又拿出了調令,前往軍部登記。

在去軍部的路上,他依舊在仔細觀看,越看也越是吃驚。跟這份方略相比,自己的那一份方略粗略的幾乎如同生手所著。

他忍不住驚訝問道:“此份方略出自何人之手,此乃大才!”

李亮這才滿意地笑道:“當然是出自殿下之手,除此之外,又有誰能在都督尚未履任之前,就寫出這份方略?”

劉江看到方略中的一些新名詞,其實已經猜到了一些。因為這個殿下喜歡創造一些新名詞是出了名的。

在來京途中,他在邸報上就見到了太孫與工部諸臣的對話錄,那裏面太孫用的一些名詞,都是前所未聞,但是相比原本用語,卻更貼切。

僅僅只是憑借這一點,儒家已經沒有人敢在說太孫不學無術,儒學不精了。因為在這些新名字的背後,就掩蓋不住太孫思想裏面的菁華,當今大儒也不敢說就能超過太孫。

雖然太孫提出來的要修改大明律,保護私人合法財產的建議還沒有通過,他要求提高其他學科的重要性也頗受各位大臣指責。但是,他要在自己的農莊修建十家研究院,要在江邊修建一邊水力作坊,卻沒有人敢再明著反對。

如今的太孫對儒家還頗有善意,也注意維護儒家的地位,要是把太孫得罪狠了,以後太孫登基,秋後算賬,那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