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認錯

在關於政治智慧方面,朱瞻基覺得自己還有很多的地方要學。

倭寇的出現,他還只想到了利用這個機會來開張日本攻略,但是朱棣的眼界卻更高,已經想到了利用這個機會進行體制上的改變。

而他雖然把建立海軍的計劃斷斷續續地跟朱棣提了一部分,卻至今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規劃,他的動作還是太慢了。

現在,朱棣沒等過年,突如其來就讓他把海軍的事務抓起來,他還真有點措手不及了。

目前的大明擁有一支3500艘戰艦的海軍,水師將士超過六十萬人,每一年春天和夏天都要進行大規模巡航和訓練。

自洪武年間,明朝水師兩次追擊倭寇直至琉球群島,倭寇已經將近二十年都沒有出現過了。

在這個時代,任誰也沒有把日本的倭寇當做真正的對手,更不相信他們在以後會成為大明數百年的大患。

而永樂七年,鄭和艦隊在北部灣擊敗越南唯一的水師之後。又在錫蘭擊敗了妄圖挑釁大明的錫蘭國王,生擒其人和其家眷。

從此以後,南洋向中國海上權威的挑戰都被粉碎,三十六個國家的使節向明帝國臣服,中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海洋國家。由此,形成了一個由北印度洋和東太平洋的貿易網絡。

馬來半島和南洋群島以及硫球群島所組成了大明海外帝國附屬國,無數國王以能來大明進貢為榮。

許多國王來到大明以後,就不願意離開,他們臣屬在應天府大肆買房,成為了歷史上第一批移民。甚至一些國王也不遠離開繁華的大明,需要朱棣下旨驅趕,才能讓他們回去。

因為在大明當一個富家翁,都比在自己的國家當一個國王要強的多。

更有一些國王,甚至連死,都想死在大明的土地上,年邁之際就來到大明,然後就死在大明,葬在大明,生不能做大明人,死也要當大明鬼。

大明的水師就是有如此的霸氣,大明的繁榮也遠比後世的美國要更讓人向往。

但是具體到水師的管理,絕對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北至遼東,南至廣東,整個大明的沿海有四大水師,近百衛所。這股力量的分散由來已久,想要聚攏起來,要費的心思也會更多。

至於跟五軍都督府打擂台,朱瞻基倒不擔心。因為他在前世就善於協調關系,而且他現在還是太孫,有天然的執政優勢。

關鍵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地整合軍隊,讓他們以後能爆發出更大的力量,而不是浪費更多的資源。

這屬於是專業問題,朱瞻基還要從頭開始學。

此時天色已晚,朱棣交待清楚了這件事就大搖大擺地走了。整合整個水師,他當然只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不想給朱瞻基提供任何幫助。

該交待的事情已經交待好了,兵部尚書方賓,通政司通政使姚振邦他也介紹給了朱瞻基,再加上一個錦衣衛紀綱,如果他要是還不能順利解決這件事,那就說明他的政治能力還不夠。

那個時候,他再出來撥亂反正,也能顯示出他這個爺爺的高明。

當然,如果他要是能順利解決這件事,那就說明他這個孫子擅於利用各種力量,具有一定的政治能錄,那他會更開心。

不管怎麽說,總比那個被儒家忽悠瘸了的兒子要強的多。

時間不早了,朱瞻基住的興慶宮雖然不屬於後宮,但是與東宮所在的文華殿也都屬於內宮,外臣不能耽擱太久。

朱瞻基乍聞要接受水師,自己的心裏還沒有章程。加上他現在心裏更掛念的是如何跟自己的父親解釋這件事,而不是立即虎軀一震,讓眾將臣服。

所以,他只是簡單與三位商議了一下明日去錦衣衛商議接管水師的章程,就親自送了他們出了西華門。

他們畢竟都是二三品大臣,朱瞻基這個還未親政的太孫第一次與他們共事,親子送出宮門並不辱沒他的身份。

只有紀綱跟他使了一個眼色,在宮門口他將紀綱留了住。

守衛西華門的大漢將軍王禮本就屬於是錦衣衛系統,立即騰出了靜室,並且親自守在了門口。

“殿下,今日陛下已經命令新江口水師出師,前往東海巡視,同時下令讓威海水師,寧波水師出海巡視,嚴令各沿海衛所提高警惕。”

“也就是說,大明已經做好了交戰的準備?”

“是的,如今大明水師有些屬各軍都督府管轄,有些又屬於地方衛所管轄,命令不一,甚至連各軍的號令都不統一。所以殿下的水師改建海軍,其實正符合陛下心意,也因此,他才一意獨斷,讓殿下接管海軍。”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說道:“海軍的改建,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這件事有方賓和姚振邦幫我,你可以暫時不用管。我需要你將精力放在日本方面,不管是那個傀儡稱光天皇,還是足利義持方面,包括支持足利義嗣的那一系將軍府老臣,你們錦衣衛都需要加快在他們之間挑撥離間的力度。在明年年底,最遲後年夏天之前,我需要他們之間必須勢同水火。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