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

張麒正妻有兩子一女,也就是說,朱瞻基正兒八經的舅舅有兩個。

大舅舅張昶襲了彭城伯的爵,是中軍都督府的左都督,二舅舅張升也在軍中,目前有個指揮使的虛職。

今天是張昶三十九歲生日,這個時代的男人過虛不過實,過九不過十,所以三十九歲生日,就屬於是整壽。

朱瞻基他們進屋之後,自然是先讓衛士們將準備的壽禮送了進來。幾輛大車的禮物,下人們忙著接待,又按照清單入庫。

既然是大壽,張昶又身為五大軍區的司令員之一,自然有無數拜壽的下屬。

朱瞻基身為太孫,不能跟外臣接觸,但是跟這些軍士,勛貴接觸卻已經沒有了忌諱。

朱家以武立家,建國,對軍權一直看的很重,也有一套培養繼承人的完整方法。

所以只要不跟朱棣在朝堂上爭權力,在軍中發展一點自己的勢力,朱棣從來不會幹涉。

像朱瞻基,名義上就是羽林左衛的大都督,朱高熾的名下,更是有三個衛。

但是因為他領的軍權是虛權,而像朱高煦以武起家,領的兩個衛卻是實權,所以朱高煦才有底氣跟朱高熾競爭。

但是這種競爭在朱瞻基看來,其實就是小打小鬧。他們三兄弟之間雖然有競爭,但是都還維系著表面的和氣,從來沒有翻臉過。

看到這樣的情況,朱瞻基算是明白了,朱高煦就是朱高熾的一塊磨刀石。

只是朱高熾太窩囊了一些,所以看起來漢王在似乎占了上風。

不過這一切,都是假象。

所以在內心裏,他從來沒有把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當作是自己的敵人。

朱高熾身體不好,也不願意跟勛貴和軍士們多打交道。在張升的陪伴下,進入了後宅休息。

朱瞻基卻留在了前院,結識了一大幫軍士。

再過一個多月,第二次北伐就要開始了,今天眾人談論最多的話題也是這個。

朱瞻基這次要隨扈去北伐,而這些將士裏面,也有不少是這一次要一起上戰場的,所以談起打仗,還是有很多共同語言的。

不過,這次北伐的幾位高級將領,卻沒有一個過來。

這不是因為張昶的面子不夠,而是那些大帥,現在大多不在應天。

此次北伐,以安遠侯柳升領大營,武安侯鄭亨領中軍,寧陽侯陳懋、豐城侯李彬領左、右哨,成山侯王通、都督譚青領左、右掖,都督劉江、朱榮為前鋒,率兵共五十萬人北征。

柳升在上個月就已經去了北平,他的麾下大部分是火槍隊和炮兵部隊,輒重眾多,所以是跟前鋒軍隊一起出發。

鄭亨,陳懋,李彬等人,如今也已駐守大營,做戰前動員和準備。不過,哪怕他們沒有到,也都吩咐了家人送來了禮物。

如今還沒有經歷土木堡之變,勛貴世家勢力龐大。那些文官也好,宦官也罷,都還不敢跟武將勛貴們別苗頭。

兩百八十萬大軍,五十萬匹戰馬,這是可以橫推世界的戰鬥力啊。

所以越是看到這些,朱瞻基也越是嘆氣。

這麽好的一把牌,竟然被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這爺孫三個打成了一把臭牌。

幾百萬軍隊最後成了廢物,五十萬軍馬最後連十萬匹都沒有。

為了守護北平,把長城外面丟了,把東北丟了,把安南也丟了。

朱高熾和朱瞻基還被那些無恥的儒教推崇成“仁宣之治”,朱瞻基真想吐他們一臉啊。

雖然與眾將士談笑風生,但是朱瞻基始終也守著最後一條線。他只需要跟這些人混個臉熟就好了,讓所有人知道他是什麽樣的人,對戰爭有什麽樣的態度就好了。

私下交情,現在是絕對不能發展的。

朱棣還要當十幾年的皇帝,他的權力欲望非常強盛,朱瞻基可不想直接跟他起什麽沖突。

這次北伐回來,朱瞻基就已經想好了,想要跟著鄭和去一趟外面。

對他來說,在國內跟人勾心鬥角,遠沒有去縱橫四海,征服世界好玩。

只是他不知道,朱棣會對這件事怎麽看。

身為這個帝國,最被朱棣看重的繼承人,朱棣會不會讓他去冒險,還很難說。

不過,朱瞻基也有信心說服朱棣,那就是權力之爭。

從張家離開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回到東宮安置下來,天已經黑了。

中午大魚大肉,晚上太子妃就讓廚房準備了一些清淡小菜和粥。

朱高熾看著面前這個跟自己一點也不像,卻跟他爺爺宛若一人的兒子。打發了下人離開,嘆了口氣說道:“大兒今日與眾將推杯換盞,不怕你皇爺爺疑心?”

朱瞻基這些年算是看明白了,自己這個父親不能說沒有能力,對於時局,他一直都有清醒的認識。

他推崇儒家,卻遇到了自己的父親朱棣是個強勢的人,根本不給他發揮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