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呵,中世紀的浪漫之都!(第2/3頁)

最最關鍵的原因,還在於衛生這兩個字。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明隨便找個地方,隨便找一個小村子出來,都不太可能在屋前屋後隨處見到那些黃白之物,就連垃圾都不會看到多少——畢竟除了自己住,還有鄰居,如果不想被人在背後指指點點,最好還是幹凈一些的好。

然而在此時的歐洲,別說是村莊一類的了,就算是那些住在城堡裏面的貴族,隨意撇大條的情況也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巴黎,那個被燒了一個尼姑庵的城市,更是被稱之為浪漫之都的城市,實際上就是一座翔城……

自羅馬帝國時期,歐洲城市的居民就喜歡從窗口直接往外傾倒糞尿,不過羅馬帝國時期,有專門的清掃人員,加上居民普遍洗澡,所以相比起後來的歐洲還是要好一些的。

但中世紀的歐洲,卻沒有了專門的清掃人員,一層又一層的糞尿被倒在街道上、城的河道裏……

就連跟法蘭西互懟了無數次的英格蘭,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

英格蘭確實是較早地修築了公共廁所和下水道,但卻直接把糞便排入流經市區的河道內。然後由於糞便太多,細小的河流很快就開始慢慢地被淤塞……

例如,倫敦的弗利特河就負責收集了幾個世紀的糞便,等到河水終於停止流動的時候,弗利特河也變成了弗利特街。

就像是魯迅說過的,這世上原本是沒有路的,走的人多也就成了路,所以歐洲的那些翔基本上硬生生被人踩成了路……

在17世紀的巴黎,法令規定市民在白天不許從樓上傾倒穢物,只有晚上才可以,但傾倒之前必須要先喊一聲“注意尿”,以防引起不必要的治安糾紛……

而在更古老的中世紀年代,則是白天晚上都可以隨便傾倒,至於在傾倒糞尿之前會不會吱一聲給路人提個醒,則要看這位市民的素質和心情了。

巴黎城已經完全與穢物成為了一體,城墻是翔城、地面是翔地,中間或許遇到大的變故時會清理一下,但大致的發展歷程,就是如此。

幾乎每個城市的市場邊上,都有一條自發形成的肮臟街道,如蹲屁股街、茅房巷等等,那些來市場趕集購物的人們就在街上露天解決,連尿壺和糞坑都省了。

比如說在法國南部的特魯瓦城,這種“公廁”街道的名字叫木頭街,並且很不巧地距離市政廳很近。

飽受臭氣困擾的特魯瓦城法官們,曾經試圖立法禁止人們繼續把木頭街當做露天廁所,結果竟然引發了一場民眾騷亂。

一個由紡織師傅率領的代表團立即前往市政廳,抗議法官們侵犯基本人權!代表團的發言人如此聲稱:“我們的父輩在那裏耙耙,現在我也在那裏耙耙,我的孩子還會去那裏耙耙!”

最後,焦頭爛額的法官們不得不承認:特魯瓦城的市民天生就有隨地大小便的權力!

而歐洲的蠻子們在解決衛生的時候不給力,但是在某些地方又表現出了足夠的小聰明——比如,翔都的女士們腳下踩著厚木底的木鞋,從十多厘米到半米都有,仿佛踩高蹺一樣地走在街上,一點也不受地面的影響。

在一些講究的頂尖貴族和高級牧師,自然不會像普通人那樣在屋子裏隨便搞,完事拿鏟子翻到土下面就OK,他們是有廁所的。

而且是在起居室附近,設置的專門廁所,並且布置得很優雅舒適——由於廁所這個詞匯有些不雅,就隱晦地稱為“私室”、“舒適之所”、“必需之所”或“祈禱室”……

偉大的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為了解決凡爾賽宮、盧浮宮和楓丹白露宮到處是大小便的問題,只有采用一個辦法,那就是輪流搬家——每月搬一次家,在貴人們糟蹋這一處時,安排仆人去清掃另一處。

總之,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之後的法國人,始終都是全歐洲最肮臟,最不講衛生的邋遢鬼。哪怕是在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裏,最初也沒有設計下水道、廁所和浴室……

在這種情況下,崇禎皇帝讓少府折騰出來的香水為什麽賣的那麽貴還在歐洲暢銷,也就不難理解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時候的歐洲人並沒有什麽洗澡的習慣,不僅僅是浪漫之都,其他的什麽都城也全都是一個鳥樣,能不洗澡就不洗澡。

以羅馬帝國統治時期倒還好一些,在許多城市都建有大型的公眾洗澡設施,類似於社會福利,哪怕裏面裝修豪華,平民依舊能夠免費、或者花極少的錢,去這些設施裏面洗澡。

因此,羅馬帝國時期,民眾普遍比較幹凈,也喜歡幹凈,畢竟洗完澡後的舒爽,是人類天生就有的感覺。

但隨著羅馬帝國毀滅,歐洲大陸陷入諸候割據,昔日繁盛的公共洗澡設施不僅被毀滅,連那供眾人洗澡用的管道、鍋爐技術也逐漸失傳,歐洲城市中就陷入了無澡可洗的處境。